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目标是联系教育理想和教学实际的中间桥梁,是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访谈调查、资料分析等方法,探讨“为何”以及“怎样”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理论研究表明,设计合理、科学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把握一些基本的要素,这些要素包括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设计原则、设计取向、组织框架、陈述方式等。而实际的调查表明,虽然大多数教师都认可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却并没有对之投入相应的研究和思考,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关注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部分教师直接照搬教学辅导书或者内容标准,还有一部分教师机械地套用“三维目标”格式,或者只是片面地关注知识、技能目标。因此造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层次混乱、不明确、不具体、不全面等一系列的问题,使其对课堂教学的定向功能变弱。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不够重视;二、教师对数学新课程改革不适应;三、制度建设落后。在理论研究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论述了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基于数学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即在把握课程标准的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学情,通过解构和重构数学课程标准,从而实现从数学课程标准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转化。具体内容如下:一、把握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理念,从总体上理解课程标准对义务阶段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基本要求;二、明晰课程标准到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转化,明确单元目标的过渡作用;三、解构内容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四、解析教材和学生,完善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工作,重构数学课程标准;五、表述课堂教学目标,即使用合理的陈述方式表达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这些设计步骤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相比于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也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基于课程标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像专家一样去思考课堂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