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柔性结构的磁流变弹性体隔震系统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rus_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如何提高柔性结构的抗震能力,减少由地震引发的损失一直以来都是结构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柔性结构不断发展革新,严苛的抗震设防标准对结构隔震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被动隔震装置因其结构单一、性能参数固定,对随机多变的震动抑制效果有限,无法满足柔性结构高性能、多功能及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智能材料与结构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点,在工程隔震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前沿智能材料之一—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凭借其优异的磁控特性在智能隔震领域脱颖而出。其应用隔震器件具有刚度、阻尼可调谐特性,不仅能隔离震动能量,还兼具限位和耗能作用。因此,基于MRE的智能隔震器件及系统有望应用于柔性结构的隔震工程中,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目前,MRE在隔震工程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研究进展,但还存在一些关键难题亟待解决。首先,现有MRE材料应用时存在励磁难及时滞长的问题,导致系统能耗大的同时控制精度也低;其次,现有MRE器件开发研究主要集中于器件结构形式设计与磁路分析,严重缺乏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优化理论,一方面,导致MRE器件从试验研究至工程应用的推广困难;另一方面,导致MRE材料的智能可控优势无法被最大化利用;再者,MRE器件的磁致时滞现象及低精度动力学模型都会导致隔震系统的控制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易降低甚至恶化控制器的性能;最后,国内对随机地震波激励下的MRE隔震控制研究极少,且主要停留在数值仿真上,基于实物的试验研究,尤其是对含时滞系统的MRE隔震控制试验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围绕以上关键性科学问题,以柔性轻钢框架结构为隔震应用对象,本论文开展了MRE材料、器件及控制的系统性研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1)针对励磁同能耗、时滞同控制精度互为制约的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性能多元微/纳米复合MRE材料的研制技术。首先,基于颗粒修饰手段,研制出一种新型花瓣状CIP@Fe Ni颗粒,利用多元复合磁性颗粒开发出了在弱磁场下响应迅速及磁流变效应显著的MRE材料。其次,建立了MRE材料的磁致动态力学性能/瞬态响应时间特性/长时间动态响应特性三大表征系统,对MRE的磁流变性能及响应时间特性进行了系统测试和分析。最后,基于微观力学机理,建立了MRE宏观电-磁-力耦合响应机理模型,并对MRE的响应时间进行了有效辨识。(2)针对MRE器件开发与工程应用需求难以匹配/兼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优化理论。首先,根据应用对象—轻钢框架结构的隔震需求及设计条件,实现了对MRE隔震支座核心部件及整体构型的理论分析与设计。其次,结合MRE电磁性能及磁路设计准则,以优越磁控性能、低能耗及快速响应为优化目标,建立了支座几何及综合性能的多目标优化系统。再者,采用遗传算法和有限元方法的联合编程,实现了对支座优化问题的高效化、精确化求解。最后,制造、装配MRE隔震支座并搭建试验系统,对优化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验证。(3)针对MRE器件的磁致时滞问题,在常规力学性能表征基础上,形成了器件响应时间测试手段,并建立了静-动态响应评价理论。首先,针对优化设计的MRE隔震支座,分别采用激振扫描法及椭圆法对支座的振动传递特性和力-位移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得到了支座固有频率、等效刚度及等效阻尼等重要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其次,研究了支座的磁致静-动态响应时间特性,包括电流响应、磁场响应及静-动态力响应,以此对支座的时滞进行了深化评估。最后,对支座中各物理场的时滞成因和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在响应速度的提升方法上给出了有效建议。(4)针对MRE器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建模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种群算法优化的BP和NARX神经网络建模策略,实现了对器件正、逆向动力学特性的有效描述。首先,基于MRE隔震支座的动力学测试数据,建立了支座的Bouc-Wen、优化BP和NARX神经网络正向模型,以在数值仿真中代替真实支座产生输出力。其次,建立了支座的优化BP和NARX神经网络逆向模型,以在控制试验中确定励磁电流。最后,对各模型的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择出了最优正逆模型组合,并采用联合仿真验证了MRE隔震支座正逆模型的有效性。(5)针对时滞系统下地震波震动抑制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时滞线性二次最优(TD-LQR)控制器。首先,搭建了一套缩小型MRE柔性轻钢框架系统,对其进行了数值模型分析,建立了结构体系的运动及状态方程。其次,基于MRE半主动控制条件设计了隔震系统的On-Off控制、模糊控制、LQR控制及时滞LQR控制算法。再者,构建了MRE隔震系统的控制仿真系统,评估了各个算法的控制效果。最后,开展了MRE隔震系统实时控制试验研究,在随机地震波激励下,验证了时滞LQR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磷酸镁水泥(MPC)作为一种化学结合陶瓷,主要通过氧化镁(MgO)和磷酸盐之间的酸碱反应形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MPC具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但其昂贵的原材料价格限制了MPC的应用和推广。尽管用一些掺合料部分取代MgO或MPC,可以降低MPC的成本并改善部分性能,但由于掺合料的活性较低,取代量太大时会降低早期强度。要想从根本上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则需要从原材料来源及制备工艺上寻找突破口。MPC的
本文以研制新型高性能变形镁合金为目的,研究了Gd元素的添加对Mg-6Zn-1Mn(ZM61)、Mg-6Zn-1Mn-4Sn(ZMT614)和Mg-6Zn-1Mn-0.5Ca(ZMX6105)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ZM61-x Gd(x=0,0.2,1.0,3.0,wt.%)、ZMT614-x Gd(x=0,0.2,0.6,1.0,wt.%)和ZMX6105-x Gd(x=0,
裙边基础作为浅基础的研究和应用正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近海岸风力发电基础的应用中,其中裙边桩靴基础是在传统桩靴基础周边安装裙边而成,是传统桩靴基础的改变形式,在抵抗环境载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近海岸油气工业中自升式钻井平台基础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适用性。基于目前对联合载荷下具有一定埋深的裙边桩靴基础承载特性研究的不足,如海洋自升式钻井平台基础设计规范SNAME中仅提出了裙边桩靴基础在一定埋
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器件由于开关频率高、开关损耗低、开关速度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航空航天、5G通讯等领域。然而,在上述应用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开关振荡问题,这将威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目前仅有一些定性的振荡抑制方法,难以保证振荡抑制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GaN HEMT器件的分析模型入手,在明确振荡产生机理及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对振荡抑制方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实现
由于单核处理器的时钟频率进一步增加会导致很大的功耗和严重的散热问题,芯片厂商和研究人员开始转向开发低频低压的多核平台。同时,由于核间通信、同步和存储访问的需求,片上多核处理器的通信骨架必须能够随着核的个数增加可扩展。否则,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不能被充分使用而导致浪费。由于片上网络体系结构具备很好的可扩展性和很高的通信效率,而成为通信骨架的一个普遍方案。片上网络可以允许核间并行传输,并且硬件成本中等
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美学诞生以来,几十年来吸引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芬兰、英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参与其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当代美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生长点。伯林特则是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环境美学的诞生,是源于对当代美学中对自然美关注的缺失的不满,所以也可以说环境美学在其诞生之初,就把注意力主要投向了自然美。环境美学的这种起源可以说是补缺式的被动的起源。但如果按照谱系学的观
铁矿石烧结是一个依靠液相产生使矿石颗粒粘结形成具有一定冶金性能的人造块矿的高温物理化学过程,烧结原料依次经历了固相反应、液相生成、固液溶解及冷却结晶。同化过程,即铁矿石与石灰反应形成液相并粘结固相的过程,是铁矿石烧结的核心步骤,对烧结矿质量有决定性影响。本文从烧结机理出发,对涉及到的物理化学过程建模,开发了适用于颗粒间的固固反应模型、颗粒溶解模型及铁矿石烧结同化模型。论文提出了初始铁酸钙的概念,研
纳米羟基磷灰石(HAP)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材料,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突出的吸附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合成了各种形貌和特定用途的HAP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微纳米球体、纳米片、纳米线、纳米管和纳米棒等。其中,大长径比的一维羟基磷灰石纳米线(HAP NWs)具有柔韧性、高强度、易构建成三维网络、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绝大多数煤田都赋存多个煤层。下层煤工作面跨上覆遗留煤柱开采(简称“跨煤柱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载荷传递至遗留煤柱上形成高支承压力并向底板岩层传递,给下层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岩层控制带来诸多挑战,如冒顶、压架、巷道损坏以及冲击地压等灾害。论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三维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等手段,围绕工作面跨煤柱开采过程中的覆岩载荷传递机制、岩层失稳致灾机理以及岩层控制技术等内容
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但其复杂地质结构、低渗透率成为限制煤层气高效开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利用注入CO2强化深部煤层气开采技术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还能够同时地质封存温室气体CO2,因此该技术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高压注入深部煤层的CO2通常以超临界态赋存,而超临界CO2与次临界态相比,许多物理化学性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与煤体的相互作用将会更加复杂。论文以注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