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林特相关论文
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美学诞生以来,几十年来吸引了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芬兰、英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研究者参与其中,取得了长......
摘要:西方的环境美学观和中国的美学观密切相关,环境美学观可以使人们转换对自然的思考方式,进而重新认识自然,重新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美国环境美学家伯林特从其环境美学理论出发,将中国园林视为一种传统的审美环境,认为这种环境拓宽了我们对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
城市美学是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伯林特从纠正我们习惯上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出发,提出城市不是物理实体,而是我们获取......
环境美学以跨学科的视野,将美学的疆界从单纯的艺术扩展到自然、城乡等整个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推动着对美学学科的重构与变革。对于......
审美模式在西方环境美学发展中被高度重视,特别是阿诺德·伯林特的“参与模式”与艾伦·卡尔松的“科学认知模式”之间的......
<正>引言自2001年中国首届全国生态美学会议召开以来,生态美学作为新兴领域在过去18年间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要想......
<正>在审美自律的形成过程中,"审美无利害性"(aesthetic disinterestedness)理论无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诚如杰罗姆.斯托尔尼兹......
当代的环境美学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在此之前,西方传统思想对于自然审美同样有着不同程度的关注,便构成了当代环境美学......
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建构离不开对"审美无利害"理论的批判,美国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是这一批判的典型代表。伯林特的批判主要......
生态美学将其研究对象界定为生态审美,表明它并没有像伯林特批评的那样忽视了审美问题。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两个不同学科有机......
期刊
<正>主持人话语:组织本期"生态美学研究专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回顾国际生态美学发展历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另外一个是展望......
西方环境美学从20世纪60年代酝酿,70、80年代逐渐得到发展。其代表人物是瑟帕玛、卡尔松与伯林特。出版《自然与景观》、《环境之......
<正>环境问题是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去研究它,并取得了显著的......
<正>新世纪10年以来,中国的文艺理论界先是掀起"文化"热,后来又渐渐冒出"生态"热,两股热潮尚未消退,谈论"文化生态"似乎又成了一个......
城市美学是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纠正我们习惯上对城市的错误认识出发,提出:城市不是物理实体而是我们获取城市......
<正>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人文学科所探索的核心主题无非是人类存在的全部特性,而这个主题又可以转化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生存?在......
<正>在我国生态美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回顾很多问题,其中对于"生态"与"环境"之辩的回顾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生态美学研究的本体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