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元素对Mg-Zn-Mn系变形镁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研制新型高性能变形镁合金为目的,研究了Gd元素的添加对Mg-6Zn-1Mn(ZM61)、Mg-6Zn-1Mn-4Sn(ZMT614)和Mg-6Zn-1Mn-0.5Ca(ZMX6105)变形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ZM61-x Gd(x=0,0.2,1.0,3.0,wt.%)、ZMT614-x Gd(x=0,0.2,0.6,1.0,wt.%)和ZMX6105-x Gd(x=0,0.2,1.0,wt.%)变形镁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室温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以及合金的强韧化机理,探明了Gd元素在不同合金系中的作用,并优化了合金成分。ZM61铸态合金的物相主要由Mg7Zn3相、Mn单质和α-Mg固溶体组成。添加Gd元素后,枝晶间距明显减小,ZMG610和ZMG611铸态合金中形成了Mg3Zn6Gd相(I相),ZMG613铸态合金中Mg3Zn6Gd相(I相)和Mg3Zn3Gd2(W相)共存,稀土相的形成消耗了Zn元素,降低了Mg7Zn3相的含量。均匀化处理(330°C/16 h+420°C/2 h)有利于Mg7Zn3相的溶解,而I相和W相则相对稳定,残留在基体上。Gd元素的添加阻碍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过程,细化再结晶晶粒,弱化基面织构;含Gd合金在挤压过程中析出了纳米级的I相,不仅强化作用明显,而且有利于改善合金的塑性。因此,Gd元素添加到ZM61合金中具有增强增塑的作用。Gd元素的添加对ZM61合金中第二相的时效析出有显著影响。微量(0.2 wt.%)Gd元素的添加能促进杆状β1′相的析出,提高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当Gd元素含量较高时,稀土相的形成消耗大量Zn元素,使固溶处理后Mg基体中的Zn元素浓度显著降低,峰时效态下杆状β1′相的密度减小,从而降低时效强化效果。因此,添加微量(0.2 wt.%)Gd元素能显著提高ZM61峰时效态合金的力学性能,ZMG610合金峰时效态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为360 MPa和390 MPa;而ZMG611和ZMG613合金时效后的强度显著降低。ZMT614铸态合金添加Gd元素后,其铸态组织由α-Mg+Mg7Zn3+Mg2Sn+Mn转变为α-Mg+Mg7Zn3+Mg2Sn+MgSnGd+Mn,MgSnGd相的形成消耗Sn元素,导致Mg2Sn相减少。均匀化处理(330°C/16 h+420°C/2 h)使Mg7Zn3相充分溶解,部分Mg2Sn相和MgSnGd相残留在基体上。Gd元素的添加阻碍动态再结晶过程,细化再结晶晶粒,增强基面织构;但是由于挤压合金中Mg2Sn相的强化效果减弱,所以Gd元素的添加对ZMT614挤压态合金的强度提高不明显。Gd元素的添加显著影响ZMT614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MgSnGd相阻碍回复过程,保留部分位错,增加时效过程中的异质形核点,从而促进杆状β1′相的析出,提高β1′相的密度;Gd元素添加量较高时,显著降低时效后合金中Mg2Sn相的含量。微量(0.2 wt.%)Gd元素添加时,对时效后合金中Mg2Sn相的含量影响不大,所以ZMT614-0.2Gd峰时效态合金具有最高的强度,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373 MPa和405 MPa。ZMX6105铸态合金中添加Gd元素后,其铸态组织由α-Mg+Mg7Zn3+Ca2Mg6Zn3+Mn转变为α-Mg+Mg7Zn3+Ca2Mg6Zn3+I+Mn;随着Gd元素含量的增加,I相和Ca2Mg6Zn3相逐渐增加,Mg7Zn3相减少。均匀化处理(330°C/16 h+360°C/12 h+400°C/2 h)使Mg7Zn3相充分溶解,部分Ca2Mg6Zn3相和I相残留在基体上。Gd元素的添加阻碍动态再结晶过程,细化再结晶晶粒,增加变形晶粒的数量,显著增强合金的基面织构;由于Gd元素的添加增加了Ca2Mg6Zn3相的体积分数,所以挤压态合金中纳米尺寸的Ca2Mg6Zn3球形颗粒数量明显增加。挤压态合金的强化方式主要包括细晶强化、织构强化、第二相强化和位错强化,ZMX6105-1.0Gd挤压态合金表现出最佳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336 MPa、395 MPa和9%。Gd元素的添加对ZMX6105合金时效后的室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固溶后部分片层状第二相沿着晶界分布,而且Ca2Mg6Zn3相和I相的形成消耗了合金中的Zn元素,使时效过程中杆状β1′相析出的密度减小,导致合金的强化效果变差。挤压前不同状态(铸态、均匀化态和预时效态)的ZMT614-0.2Gd合金对挤压后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铸态合金挤压和预时效态合金挤压得到的试样再结晶晶粒细小,再结晶充分,基面织构弱;均匀化态合金挤压得到的试样再结晶晶粒尺寸比较大,再结晶不充分,基面织构强度较高。预时效态合金挤压得到的试样基体上纳米尺寸颗粒密度高,强化效果最好,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51 MPa、380 MPa和15.0%。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侵权获利赔偿标准是知识产权损害赔偿制度的内容之一,属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式。我国自1985年《商标法》始,便在知识产权领域出现了侵权获利赔偿标准。知识产权侵权获利赔偿标准能有效缓解知识产权领域的维权难和赔偿低两大突出问题。在我国最新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即2019年《商标法》、2020年《专利法》和2020年《著作权法》中对该标准均有明文规定。且在2020年《专利法》和《著作权法》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提问成为一种艺术。教师如何有效把握教学目标,恰当地提出问题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成为提问的关键。教师的提问既要把握住课文教学内容,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借助科学设问,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本文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问,并提出策略供参考。
在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正引领着新一轮科技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作为数据的承载体,其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能耗问题日益凸显,节能呼声不断高涨。如何在保障IT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数据中心的热环境管理和能耗管理,从而达到数据中心节能的目的已成为行业人士关注的焦点。数据中心能耗模型是数据
随着乡村振兴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快速发展,旅游为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环境、增进农户整体福利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但旅游经济增长也带来了物价上涨、自然环境改变、社会关系更加复杂等问题。解决旅游开发带来的社区矛盾,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改善社区生活质量,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培育和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等问题,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旅游地社区全体居民福利共建和共享,不断提高社区福利共享能力和共享水平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一直是人们身体健康的“杀手”,因此,精确检测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对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各种类型的气体探测装置中,光学探测设备有着精度高、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但价格昂贵、体积较大、成本高,不利于实时监测和系统集成。因此,研发制备能够快速、准确、实时地检测有毒有害气体的气敏材料及相关的低成本气体
近些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集中式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日益扩增。然而,“集中式并网,远距离消纳”的发电模式导致集中式光伏电站遭受的并网电压问题愈发严峻。光伏出力的波动会引起集中式光伏电站并网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母线和集电线路节点电压的大幅波动,集中式光伏电站面临着站内电压越限的风险。同时,远距离输电导致的外部弱电网环境严重限制了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功率传输极限
量子技术不仅为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科技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量子技术的基础是量子材料,而其中最有希望应用于未来电子、光学以及传感等器件的量子材料当属量子线(QW)。此外,目前许多针对量子限域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的研究和探讨、量子器件的设计与开发也是基于量子线材料展开的。鉴于半导体量子线在诸多领域中的应用潜力,人们采用不同的技术制作半导体量子线,这些方法包括基于微加工工艺的方法、金属催化剂介
当前的消防安全工程领域正在从技术性观点向行为学观点转变,为了使消防安全措施与事故发生期间人类的实际需求相一致,需要了解人类在火灾和消防疏散中的行为特征并提供可行的预测方法。我国的地下空间公共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近年来发展迅速,在空间层面上呈现深层化、规模化和复杂化的趋势。但这类建筑中的人员消防疏散基础研究不足,相应消防安全设计法规缺乏针对性,仍主要沿用了地上建筑的一些基础数据,存在较大的潜在安全
检察行政公益诉讼是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嵌入国家监督体系和公益保护体系的“中国化”设计,是以公益保护最大化为目标的公益司法监督制度改革“中国方案”。公益保护执法和司法都属于稀缺性资源,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应当将改变公益保护法律制度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供求不均衡,重新配置和校正公益保护资源作为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改革和实施的目标。而当前的检察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设计和实施过程,似乎过于偏重其公
磷酸镁水泥(MPC)作为一种化学结合陶瓷,主要通过氧化镁(MgO)和磷酸盐之间的酸碱反应形成。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MPC具有一系列优越的性能,但其昂贵的原材料价格限制了MPC的应用和推广。尽管用一些掺合料部分取代MgO或MPC,可以降低MPC的成本并改善部分性能,但由于掺合料的活性较低,取代量太大时会降低早期强度。要想从根本上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则需要从原材料来源及制备工艺上寻找突破口。MPC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