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束缚在量子点中的电子自旋由于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可以用于量子比特信息的储存和量子逻辑门的操作。电子自旋小的磁矩意味着需要很大的外界交流磁场去实现有效地电子自旋操控。然而,在具有空间反演不对称性的半导体材料中,因为有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电子的自旋状态可以通过一个外界交流电场来有效地操控。近十年来,半导体纳米线器件中的电子自旋轨道耦合对于新物理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在实验上,纳米线中的自旋轨道耦合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束缚在量子点中的电子自旋由于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可以用于量子比特信息的储存和量子逻辑门的操作。电子自旋小的磁矩意味着需要很大的外界交流磁场去实现有效地电子自旋操控。然而,在具有空间反演不对称性的半导体材料中,因为有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电子的自旋状态可以通过一个外界交流电场来有效地操控。近十年来,半导体纳米线器件中的电子自旋轨道耦合对于新物理机制的探索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在实验上,纳米线中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一方面促进了电子自旋状态的快速电场操控,另一方面为由半导体纳米线和超导材料组成的混合系统提供了寻找马约纳拉费米子的一个有效平台。然而在实际的过程中,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也会通过电声相互作用而导致电子自旋状态的衰减。所以为了清楚地了解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半导体纳米线中电子自旋状态的影响,就应该精确地考虑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然而,在目前绝大多数的理论计算过程中经常把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当成微扰来处理,以至于会忽略掉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在这个毕业论文中,我们着重研究了强自旋轨道耦合作对纳米线量子点系统中电子自旋状态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七个章节;在第一章我们简单地介绍了量子点系统,以及将它用于自旋量子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在第二章我们主要介绍关于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其中包括描述量子点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作用的有效哈密顿量,电子电偶极自旋共振和声子诱导自旋衰减的基本原理。为了方便理论的讨论,我们给出了在弱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计算单电子电偶极自旋共振频率和声子诱导衰减率的具体公式。在第三章我们主要研究纳米线双量子点中单电子的电偶极跃迁。相比于单量子点,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在双量子点中一共存在着两种导致电子电偶极自旋共振的机制;点内不同轨道态的混合和点间自旋翻转隧穿。在双量子点中,单电子的电偶极自旋共振的频率和强度是由这两种机制共同决定的,并且可以通过调节外界磁场的强度或点间距离来改变共振过程中的主导机制。为了阐明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电子相干性的影响,我们还计算了由电声相互作用所导致的状态衰减。我们的计算结果发现,由于碲化铟等材料的高朗德g因子,即使是在很小的磁场情况下电子的自旋衰减也会因声子的瓶颈效应而得到相应的抑制。在第四章我们利用一个精确可解模型来研究磁场方向对纳米线量子点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影响。根据束缚电子的精确本征波函数,我们发现无论自旋轨道耦合强度多大,电偶极自旋共振频率永远随磁场方向做周期为π的周期变化。然而,对于由电声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自旋衰减来说,随着自旋轨道耦合强度的增大,自旋衰减率的变化周期从π拓展到2π。在第五章我们研究了在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量子点束缚势对一维方势阱量子点中电子电偶极自旋共振频率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一维方势阱量子点中电了的本征波函数的概率分布强烈依赖于势阱高度,并存在着能使电子电偶极自旋共振频率达到最大的最佳势垒高度。在第六章我们主要研究在有外界磁场的情况下强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纳米线双量子点中两个电子交换作用的影响。我们发现描述纳米线双量子点中两个电子交换作用的有效哈密顿量可以化简为Moriya超级各向异性交换作用哈密顿量。在存在均匀的外界磁场的情况下,电子的各向异性交换作用可以通过一个幺正变换转变成一个各向同性的交换作用。然而此时,外界均匀磁场变成了一个等效非均匀磁场,等效磁场的非均匀性体系了电子的自旋轨道耦效应的强弱。并且我们发现在纳米线双量子点中可以通过改变电子自旋轨道耦合的强弱来改变自旋交换作用的强度,还可以通过调节外界磁场方向来控制各向异性交换作用的方向。在最后一章我们对本论文的研究课题做出来了总结,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量子点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特殊的材料,在其内部电子自旋会受到强烈的束缚,从而形成离散的轨道能级,与自然界中的原子十分类似。其内部的电子自旋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可以作为量子比特或者逻辑门,这在自旋电子学,量子信息和功能材料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限制其实际应用的最大阻碍是电子自旋在环境的干扰下会快速地退相干,从而导致量子信息的丢失。因此寻找那些能在环境的干扰下保持相干性的电子自旋是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黑腔产生的X射线辐射源,驱动聚变靶丸内爆压缩氘(D)氚(T)燃料,实现中心点火。由于驱动激光器造价高昂,必须通过高温辐射源的烧蚀压和球形聚心收缩内爆,提高点火热斑的压力,以节省实现点火的驱动能量。但目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面临着内爆辐射驱动不对称和流体力学不稳定性两个科学问题的严重挑战。所以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点火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利用黑腔产生高温高品质的X射线辐射源,以驱动聚变靶丸内爆压缩,实现中心点火,对可控核聚变等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具有基础物理意义。当前黑腔构型在驱动对称性、耦合效率及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等方面尚有提升空间。围绕高性能黑腔设计和黑腔辐射场表征,本论文开展黑腔构型设计及辐射流角分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联合研制三维视角因子程序IRAD3D;该程序集三维激光排布建模和物理仿真分
在经受辐照的材料中会有大量的缺陷形成并保留下来,不同类型的缺陷之间发生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最终会造成材料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变化。晶界是一种高效的点缺陷吸收阱,晶界-点缺陷交互作用与材料辐照肿胀的动力学密切相关,而且晶界对于提升材料的耐辐照性能作用显著,但是目前对于晶界-点缺陷交互作用问题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本论文将围绕金属型核燃料的辐照效应问题,采用实验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辐照环境下材料的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1)守恒型并行差分格式设计与理论分析;(2)保正型并行差分格式设计与理论分析;(3)非完美接触界面问题的迭代方法设计与理论分析.在第一部分中,通过分析具有无条件稳定、二阶数值精度的一维并行差分格式,给出了一个推广形式的并行差分格式,首先,对于一维问题提出了一种加权形式的数值流以及权重的选取范围,然后将此格式推广到二维,最后将格式推广到n-维(n ≥3).理论证明了此守
自从核武器诞生以来,人们就充分意识到了核扩散问题的危害,在用核武器威慑对手的同时,又担心受到核武器的威胁。为了限制核扩散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立是标志性成就之一。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应该在核不扩散及核安保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解决核不扩散和核军控问题,除了国际环境因素之外,在技术层面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235U自身裂变能力较弱,因此对于铀部件
基于Galerkin框架和正交多项式的优势,谱与谱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求解具有高正则性解的微分方程。然而在许多科学计算问题中,方程本身及其真解往往具有一定的奇性,从而限制了谱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恢复谱方法处理奇性问题的高效性,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完全克服方程及其真解奇性的谱方法。本文针对反幂势薛定谔方程和分数阶Laplace方程这两类极具代表性的难点奇性问题,开展具有指数收敛阶的高效谱与谱元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非匹配网格上扩散方程的保正有限体积格式;(2)对流扩散方程的保极值原理有限体积格式;(3)非完美接触界面椭圆问题的保正有限体积格式.首先,构造了一个一般非匹配网格上扩散方程的非线性保正有限体积格式,该格式可以处理各向异性扩散张量及间断系数问题.由于法向通量的离散表达式中包含带悬点的节点辅助未知量,我们提出一种新的节点辅助未知量消去方法,即用单元中心未知量来表示节
本文主要研究对流扩散方程的保正格式.首先,在二维稳态情形下,对扩散通量的离散,取己有的保正格式[1]作为本文的离散格式;而对对流通量的离散,提出一种新的二阶迎风校正方法,该方法在上游单元中心处作Taylor级数展开,再取相关单元边上的部分辅助未知量重构梯度,以完成边中点值的逼近.但所得的逼近值在数值上无法完全保证非负性,从而提出利用迭代步进行校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求解扭曲网格上的扩散占优或对
Schr(?)dinger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它在非相对论的原子物理、核物理和固体物理中被广泛应用,很好地描述了低速运动的的电子、原子、分子等粒子的相关性质.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序言,介绍Schr(?)dinger方程长时间行为所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散射、爆破、稳定性等,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例子与结果.第二章考虑四维径向对称非聚焦能量超临界的Schr(?)dinger方程的定性刻画—临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