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结构氧化锌的软化学制备及物理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sq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锌是一种Ⅱ-Ⅵ族直接带隙半导体,室温下的带隙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远大于室温下的热离化能,因而是一种更适合于室温或更高温度下的紫外发光材料。但块体氧化锌的发光容易随温度升高而发生淬灭。半导体纳米结构(包括薄膜)具有量子尺寸效应,可以有效提高半导体的发光效率。目前,纳米结构氧化锌的主要制备方法是气相法,但这种方法设备昂贵,制备条件苛刻,而且产率较低。   因此,探索简单可靠的生长方法、制备品质优良的氧化锌纳米结构,揭示其生长机理,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物理性质研究,对于组装高性能的氧化锌光电器件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上述目的,开展了氧化锌半导体纳米结构的软化学法制备和相关物性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发展了化学沉淀法,获得了高晶体质量、具有强室温紫外发光性能的单晶氧化锌纳米片,实现了低成本、高产量、环境友好的合成目标;   2.实现了氧化锌薄膜形态和荧光性质在电沉积过程中的人为调控,揭示了室温氧化锌紫外和可见发光的复合过程;   3.提出了纳米线阵列的无模板法电化学合成策略,并成功实现了不同形貌氧化锌纳米线阵列的大面积合成;   4.提出了基于单层胶体晶体的模板电沉积策略,获得了具有室温强紫外荧光发射的大尺度氧化锌有序孔阵列体系;   5.发现了氧化锌紫色和绿色发光峰的反常移动行为,提出了带隙收缩—缺陷能级局域化和辐射复合—非辐射驰豫两种竞争机制,分别揭示了各荧光峰的电子跃迁行为;   6.研究了不同形貌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场发射性能,证明了其场发射过程的Fowler-Nordheim机制,阐明了获得理想场发射性能的条件。
其他文献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可危及生命的疾病。该病多见于儿童,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HPS诊断及治疗水平的提高
目的:探讨实体瘤患儿化疗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菌类型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非重症监护室(ICU)儿科病房住院
学位
目的:了解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HT)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治的5例HT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总结CHIM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和n PIGL基因变异特点。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确诊的1例CHIME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以“CHIME综
色适应的研究是颜色科学中一项基础性研究,虽然国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国内尚属空白.该文对色适应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一个实验,用直标法检验中国人眼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添加治疗对儿童癫痫发作、脑电图(EEG)变化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的癫痫患儿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是一种由遗传因素或获得性免疫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炎症反应综合征。恶性肿瘤相关性HLH可继发于淋巴瘤、白血病等,以HLH
20 0 1年 9月 19日海尔集团在京召开“海尔‘爱国者 1号’MPEG 2解码芯片产品研讨会”。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和科技部、北京市政府部门的领导
期刊
该论文介绍了在飞秒激光实验测量装置与计算机控制数据获取系统方面的若干创新性改进和发展,包括如下内容:1 介绍了一种高精度的测量短飞秒激光脉冲宽度的装置和方法.2 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