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国文化认知与汉语学习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学习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它不仅是包括语言知识学习,还包括文化学习与跨文化知识学习。为了促进对外汉语教学发展,使汉语学习者尽快深入到汉语学习环境,就必须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中国文化获取的知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研究方法,使用SPSS20.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关注来自4个地区括东欧、中亚、东南亚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不同汉语水平的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汉语学习成绩关系,探讨来自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哪一些方面最了解,对哪一些方面了解还不够深,探讨中国文化学习对汉语学习的影响,最后依靠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访谈。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建议。
  研究首先判断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认知跟汉语水平有关的(学生的汉语水平越高,他们的文化认知平均值越高)。另外,还找出学生对哪一些文化了解最多,哪一些方面了解不够深。最后对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认知与学生实际汉语课程成绩进行相关性的研究,发现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与他们汉语成绩无关。
  为了进一步验证问卷中得出的结果,再进行访谈,结果证明,文化学习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以及汉语进步没有显著性影响。本文虽然所得出的结果没有跟我们原来提出的假设一致,但通过本文研究,得出重要结论:中国文化学习在汉语学习中有辅助作用。
  最后,针对研究结果分析,本文提出几个建议,并探讨如何可以提高中国文化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女性角色是商业广告重要的创作元素,商业广告中呈现和塑造的女性角色,一方面能够作为窗口来透视女性的生存现状和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它也在传递特定的性别观念和女性价值观,影响着女性的生存发展以及社会性别观念的形成。为了解商业广告中女性角色的运用现状和发展变迁,探讨广告中的女性价值观和社会性别观念,本文以2001年-2017年长城奖平面获奖作品为样本源,采用内容分析法从中心元素、边缘元素、交叉元素三大方面入手,对女性角色本身、背景及画面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测量,并借助图像学理论,结合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文化外交活动,尤其是全球贸易盛行和多元文化的交织更是为文化外交培育了沃土,承载着一国文化内涵及价值观的文化产品自然成为愈发重要的文化外交载体,因此文化产品通过国际贸易的渠道实现文化的交流及传播成为了文化外交的热门途径。当然,在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往来中,由于文化产业的“朝阳产业”属性使得其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更加引得各国重视。
  基于文化产品国际贸易这一新兴外交手段的经济功能已愈发显著的事实,有众多学者发现除可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外,同时还因文化产品中所携带着的一国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国家品牌构建与传播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保证,也是该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优势。中国大使馆作为中国在国外的代表是国外群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传递中国国家品牌的工具。随着网络新媒体迅速的发展,大使馆自媒体作为新媒体的一种在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也愈来愈大。作为中国大使馆的权威官方媒体,使馆自媒体往往是国外公众了解与中国相关信息的第一选择,所以使馆自媒体在国家品牌塑造以及传播领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对中国驻2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馆的官网及社交媒体进行了内容分析,以安霍尔
全球化的信息传播中,一国举办国际大型赛事、展览会及国际会议等对该国的国际形象塑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国的国家形象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向外界传播,一国的国家形象在大众传媒中如何呈现是对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是非常有影响的,故对与如何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各国都很关心的问题。哈萨克斯坦获得2017年世博会的举办权,从哈萨克斯坦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到阿斯坦纳世博会举办前的媒体预热,到2017年世博会期间哈萨克斯坦国内媒体的积极热情报道,到世博会结束后的总结性报道等。本次世博会上,包括KazakhstanTV,Khaba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国家形象塑造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实行国家形象战略的要求更加紧迫。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西方国家对当代中国的看法变得更加谨慎而复杂,一些负面观点甚嚣尘上。面对日益严峻的考验,习近平主席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期用“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塑造中国国家形象、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软实力和国家认同等理论,论证了讲好中国故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作为政治传播的策略与目标的内涵联系。并采用历史研究法和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近年来最主要的国际倡议之一,对亚洲乃至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英国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的紧密联系以及其在“一带一路”倡议欧洲战线所扮演的独特作用,要求我们密切关注英国国内相关舆论风向和传播战略的变化。本研究选取了英国最重要的三家主流纸媒——《卫报》《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筛选了自2013年以来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报道。在框架理论的视域下,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通过对报道数量、所在版面、内容形式、报道主题、引用来源以及报道态度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以更加多样态的形式存在,曾经人们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而被分割成许多有形的空间,而现在电子媒介的发展不仅克服了时空的局限,改变了大众传播的交流方式,同时无所不在的媒介装置对人的实践生活和人主体性特征的改变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研究聚焦于移动网络广播,以喜马拉雅FM为研究对象,在伯格曼“装置范式”的理论框架下从人的物理世界、内容世界、生命经验世界三个层面探究媒介技术对受众主体性的影响。同时辅以场域理论,从技术回归到社会关系网络的整体视域下研究人的主体性在移动网络广播中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