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品消费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wa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促进乳业的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学生奶计划”和“军营奶计划”两项政策,在这两项政策的影响下,乳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乳制品产量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倒奶”现象的出现给雄心勃勃的乳品企业敲响了警钟,加之我国一直是乳制品消费落后国的事实不得不让人们深思,我国的乳品消费状况到底是怎样的,消费者对乳品消费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又有哪些消费方面的偏好和特征? 本文基于以上思考,紧抓“消费”这个中心环节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乳品消费展开研究,即本文第二、三、四章的内容。第二章是中国乳品消费水平分析,主要针对消费量展开研究;第三章是中国乳品消费特征分析,针对我国七个大城市居民在液态奶、酸奶和奶粉三种乳品的消费中对口味、场合以及包装三个方面的偏好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介绍影响我国乳品消费的影响因素,选取变量,应用双对数模型对液态奶、奶粉和酸奶的收入、自价格、消费习惯等五种消费弹性进行估算。 经过分析论证,主要得出这样的结论: 1.我国乳品消费历史悠久但消费水平偏低。我国乳品消费城乡差距很大。中国居民对乳品的消费在整个畜产品消费中所占比重很小。从整体上来说,城乡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评价标准、产生乳品消费行为的原因两个方面与其他畜产品消费的情况都有所不同。 2.乳品品牌对人们的消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人们消费的乳品包括知名品牌和地方品牌两类,从乳品行业的市场来看液态奶和酸奶知名品牌的市场集中度很高。从液态奶、奶粉和酸奶的消费结构这方面来看,液态奶是消费的主体,且较稳定;酸奶的消费比例在增加而奶粉在下降。按年龄的标准,本文分析的五个群体在口味、场合、包装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四个一致的消费特征。 3.由对乳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知:乳品消费的自价格弹性最大,说明乳品价格对人们乳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最大,在自价格弹性中,酸奶的自价格弹性最大。收入弹性小于价格弹性,并且其中数值最高的是奶粉的收入弹性;此外,本文引入了上一期的消费量这个变量代表消费习惯,上一期消费量的弹性数值介于自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之间,其中液态奶的数值最大即习惯对液态奶的消费影响较大。 本文在消费特征分析的章节把研究对象定为消费者,对其基本消费行为进行研究,得出了各年龄群体详细真实的乳品消费特征;在乳品消费影响因素分析的章节把乳品细分为液态奶、奶粉和酸奶,对三个乳品品种的多个弹性指标进行了估算。这两个方面都是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突破。 最后本文主要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基于消费习惯的弹性估测结果,应加大乳品消费重要性的宣传,提高乳品消费意识,这是重中之重;根据酸奶比其他品种价格弹性大的结论,在酸奶的价格上做文章也可以促进乳品消费的增长。二是根据群体特征的四个一致的特点,乳品的生产应当在口味、消费场合和包装方面更多地迎合消费者在上述四个一致方面的喜好。
其他文献
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于1958年最早提出以“文化休克”一词描叙人们在遭遇很少有熟悉的文化符号和行为的异文化时可能表现出的种种焦虑表徵。为揭示文化休克的原因和特征,找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英语教学大纲》将被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代替。作者从实际工作出发,对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些专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有利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家具安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基于ZigBee技术的家用安防系统逐渐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利用 ZigBee技术研发的智能家具管理系统能够以较
<正>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汽车正逐渐从奢侈消费品转变成普通消费品。迅速增长的机动车数量在带给人们效率和方便的同时,交通事故也迅猛增加,与之相适应,法院受理
在前期设计电路的基础上,对具有不同型号热电制冷器(thermoelectric cooler,TEC)混沌激光器的温度和驱动电流控制电路进行优化,实现对不同型号TEC混沌激光器的温度及电流的有
<正>1临床资料患者57岁男性,因"右侧肢体乏力、感觉障碍3个月"于2012-08入院。患者7a前曾在外院行左额叶占位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脑膜瘤,复查头颅MR示病灶残留,先后2次
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运用激励措施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综合运用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孩子的进步与学校的发展相统一
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是基本不等式的重要应用之一,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点,因而灵活运用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此做一下探索、归纳、总结。
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或完善逐渐成为国家政府和理论界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寻求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途径。但最新研究趋势表明:公司治理结构研究越来越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世纪乃至千年的结尾,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来临的前奏。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改革处于攻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