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工构建的混菌体系在降解复杂化合物和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通过构建由“真菌-细菌”组成的人工混菌体系分别实现了正十六烷降解效率和2-酮基-L-古龙酸(2-KLG)产量的提高。将三个烷烃羟化酶基因SYHY、Alm A和alkm分别导入底盘细胞酿酒酵母,得到3株工程改造菌株。其中,菌株Alm A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最高,96 h的降解率为14.48%。将基因SYHY、Alm A和al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构建的混菌体系在降解复杂化合物和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研究通过构建由“真菌-细菌”组成的人工混菌体系分别实现了正十六烷降解效率和2-酮基-L-古龙酸(2-KLG)产量的提高。将三个烷烃羟化酶基因SYHY、Alm A和alkm分别导入底盘细胞酿酒酵母,得到3株工程改造菌株。其中,菌株Alm A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最高,96 h的降解率为14.48%。将基因SYHY、Alm A和alkm分别导入合成型酵母底盘细胞并进行基因组重排,得到38株工程改造菌株。其中,菌株alkm X-2的正十六烷的降解率最高,96 h的降解率为14.05%。以降解率最高的菌株Alm A为研究对象,探究外源添加鼠李糖脂、槐糖脂和吐温40三种表面活性剂对菌株Alm A降解正十六烷的影响。发现单一和不同组合的表面活性剂均能提高正十六烷的降解率。引入能产鼠李糖脂的铜绿假单胞菌,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酵母菌”的人工混菌体系降解正十六烷,48 h的降解率为79.80%。优化培养条件后降解率提高到91.63%。在2-KLG的生产中,产酸菌Ketogulonigenium vulgare由于受到氧化胁迫、缺乏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而生长弱、产酸低。通过对酿酒酵母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其可以表达与氨基酸和维生素合成、抗氧化、应激反应等相关的基因,且VTC2中表达量明显高于BY4741。所以,分别将酵母BY4741和VTC2作为伴生菌与K.vulgare构成“酵母菌-产酸菌”人工混菌体系。研究发现,混菌体系“K.vulgare-BY4741”、“K.vulgare-VTC2”的2-KLG产量相比单菌分别提高了19.32%和49.34%。“K.vulgare-VTC2”和“K.vulgare-BY4741”的SOD活力分别是单菌的6.00倍和4.00倍,CAT活力分别是单菌的2.52倍和1.52倍。说明VTC2在提供营养物质和协助抵抗环境应力方面比BY4741更具优势,且VTC2产生的维生素C有助于解除K.vulgare受到的氧化胁迫。本研究为后续理性设计构建由“真菌-细菌”组成的人工混菌体系,进一步提升人工混菌体系在降解复杂化合物和合成高附加值产品方面的高效性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联硼酸频哪醇酯(B2pin2)参与的炔烃的碳硼化反应是构建烯基硼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外烯烃骨架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发展绿色高效的环外烯烃骨架的构建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发展了铜硼络合物催化的炔烃卤代物的分子内环化反应。该反应以一价铜和B2pin2为催化剂,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精确调控,可以选择性合成硼取代或者碘取代的环外烯烃化合物,以及
氟是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氟原子是除氢原子以外半径最小的原子,因此含氟化合物往往具有一系列特殊的性质。向有机分子中引入氟原子或者含氟基团可以明显改善母体分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活性等性质。故而氟原子被广泛用于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与合成中。含有二氟亚甲基(CF2)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在农药、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利用二氟烷基化试剂对有机化合物分子进行修饰成为有机氟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整体桥为采用整体式桥台的桥梁体系,其中主梁与桥台可浇筑成整体,避免在桥头设置桥面伸缩缝及支座,显著降低了施工尤其是运营维护成本,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将整体式桥台引入斜交桥中,形成整体式斜交桥,可有效避免斜交桥面板及主梁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落梁现象,但亦会产生复杂的桥台-桩-土相互作用,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以某整体式斜交桥为原型,设计制作了正交桥台-H型钢桩及斜交桥台-H型钢桩
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染料、造纸和抗癌医药等领域,同时也是蒽醌法合成双氧水的重要原料。目前蒽醌的合成方法有5大类:甲酰基蒽醌转换法、蒽直接氧化法、苯乙烯法、萘醌法、苯酐法。国内大多采用苯酐法作为生产蒽醌的技术路线,但由于使用AlCl3与浓硫酸为催化剂,污染严重,废液处理成本高,需要研究新的催化剂或者更换合成工艺路线。本文概述了蒽醌类化合物的几种合成方法路线,并讨论了各种路线
在岩体工程施工与运营期,岩体经常受到爆破、地震等动态扰动,扰动以应力波的形式在岩体中传播。工程岩体中广泛存在的非贯通节理会导致应力波振幅衰减、相位变化以及波速减慢。而且,相较于贯通节理而言,断续节理产生的应力波反射,透射,散射现象更为复杂。因此,研究断续节理岩体中的应力波传播和衰减规律,对岩土工程、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与工程价值。开展断续节理岩体中的应力波传播规
土木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传统工科专业,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普遍面临教育理念落后、课堂教学有效性差、创新培养方式单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吉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为统领,以培养符合科技发展和产业革命需求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为目标,系统设计“思政、课程、实践、竞赛、科研”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夯实基础、强化实践、激励创新”为原则构建课程体系,以“
光遗传学技术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然而基于有线光纤的实验系统对动物施加了较强的约束,难以适用于动物行为学研究。为了实现对动物的无约束光刺激,本文面向光遗传学激光辐照系统中的动物定位需求,研究并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针对实验动物姿态多变、运动随机性强所致的特征缺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式学习的目标跟踪网络ATNet。该目标跟踪网络引入残差注意力模块以优化目标的特征提取过程,突出
管道是油气运输的主要载体,泄漏监测系统是保障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随着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监测系统对低功耗、低成本、便携性、实时性、交互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开发适用于管道泄漏监测系统的远程终端单元(Remote Terminal Unit,RTU)为目标,从软硬件开发、实验测试等方面开展研究,具体工作包括:(1)设计了应用于管道泄漏监测的低功耗、便携式RTU硬件系统。包括信号调理模块、电源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和海上风电产业链的成熟,海上风电发展将在未来能源市场保持竞争优势。海上风电筒型基础作为海上风机的支撑结构,具有易于沉放安装、承载能力较高等特点,尤其是多筒基础具有分散荷载、提高抗倾覆能力的优势,因此多筒基础的应用研究愈加受到海洋工程界的重视。海上风电基础多位于饱和砂土和粉土的近海地带,在地震作用下砂土发生液化,其承载力将大幅度降低甚至完全丧失承载力,这对基础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