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降低高锰钢中的碳锰含量可以得到一种处介稳态的奥氏体中锰钢。奥氏体中锰钢在受到载荷冲击时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所以中锰钢比高锰钢在中小冲击磨损的环境中具有更加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降低高锰钢中的碳锰含量可以得到一种处介稳态的奥氏体中锰钢。奥氏体中锰钢在受到载荷冲击时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所以中锰钢比高锰钢在中小冲击磨损的环境中具有更加优秀的耐磨能力。通常添加Cr、Mo、N、W以及稀土这些元素可以改善中锰钢的机械性能。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元素对中锰钢的耐磨性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可是关于这些添加元素对奥氏体锰钢的机加工性能性能的影响,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研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改变中锰钢Cr、Mo和稀土添加剂的含量设计了不同成分的中锰钢试样,探讨这些元素对中锰钢热导率和耐磨性的影响。为研制一种既耐磨又易加工的中锰钢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次实验铸造了八组不同稀土和合金含量的奥氏体中锰钢,并对其进行了水韧处理。在水韧处理后,测试了试样的热导率。试样在MLD-10型中进行冲击磨损试验,实验选用的冲击功为2J,冲击时间为1小时。冲击结束后测试样损失的重量,然后用显微硬度计测表面硬度和加工硬化深度。最后用XRD、透射电镜和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分析Cr、Mo还有RE对奥氏体中锰钢组织、形貌以及成分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Cr、Mo和稀土对中锰钢的热导率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Cr的含量大于4%时,碳原子会在晶界聚集形成大量的碳化物,并且很难通过水韧处理消除,这即不利于热导率的提高也不利于耐磨性的增强。不过加入Cr元素可以提高C-Mn原子团簇的有序化,从而提高中锰钢的热导率。加入2%的Mo可以形成球状的碳化物,这会提高中锰钢的热导率。通过稀土元素和合金元素的相互作用,可以使高锰钢的热导率和耐磨性能都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DNA芯片技术的出现,为癌症的分类诊断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致使大量含有高维
抗生素自发现以来,就一直被应用于医疗行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等,对人类的发展和动植物的生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甚至是滥用,已经对水体环境产生了较严重的危害,进而威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合理高效的手段去除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物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并且对于人类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光催化技术由于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条件相对温和、能耗低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逐渐被应用于水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近些年危害养猪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免疫接种仍然是主要的防制措施。然而如何获得高滴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成为制约PRRS疫苗免疫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改善,房地产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加剧,表现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大型房地产企业顺势实施收并购,以扩大规模增加项目储备”。在此过程中,资金密集的房地产行业较其他行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更为显著。T房地产公司作为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近几年不断通过加杠杆进行扩张,资产规模在5年时间内
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粮食作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在东北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给大豆
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以其出色的耐高温产酒精特性,及广泛的底物适应性,被认为是酒精生产中的理想菌株。本实验室经过努力筛选出一株高产酒精的耐高温
在真核生物转录中,染色质可以通过组蛋白修饰(磷酸化、乙酰化、甲基化以及泛素化等)来调控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的进行。真核生物染色质修饰复合体催化核小体组蛋白末端的不同的
荧光光谱技术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在物质的定性、定量测量,医疗诊断,生物成像等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表面增强荧光(也称金属增强荧光)效应是,利用金属纳米衬底在入射光激发下
氧化锆陶瓷等工程陶瓷以其优越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航天航空、国防医疗和机械加工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采用超硬精细磨料进行精密超精密磨削加工是目前陶瓷材料最主要的加工手段。但由于材料本身的难加工硬脆特性,氧化锆陶瓷在磨削加工中极易引入裂纹、残余应力等亚表面损伤,造成陶瓷零部件的力学性能和服役寿命的下降。因此,深入研究工程陶瓷在磨削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去除行为及裂纹成核扩展机制等基础行为是优化表面质量和提
近30余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的GDP自改革开放以来增加80多倍。但是伴随着经济增长,大量的能源消耗与相关污染排放随之增加。工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也是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