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加入WTO后经济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节奏的加速,对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尽快解决“股权分裂”问题已成为各界的共识。自1999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已进行了几次国有股减持的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结果并不理想。因而,这样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已严肃地摆在了我们面前,要求做出既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实际,又能被相关各方所接受,从而在实施中能平稳运作的现实答案。本文首先从股权分裂的危害性入手分析了课题的研究现状,然后系统地回顾了我国证券市场上国有股减持的历程,在总结既往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国有股减持必须在全流通的框架下进行。因为尽管“国有股减持”和“全流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国有股减持必须以全流通为基础,否则就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减持,难以真正体现同股同权的原则,难以真正形成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接下来,笔者对全流通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重点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该方案的基本流程是先解决全流通,即让所有的股份都具有流通的权利,再按照全流通后的市价有计划、分期分批地进行国有股减持。本方案设计股份全流通的思路是:保持股份总量不变,对原非流通股和流通股依据其现时价值占所有股份总价值的比重进行股份数量的重新平衡分配。对于非流通股的现时价值确定的课题,本文提出了一项创新:以每股净资产为基础,以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和市净率水平为调整变量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