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常引起局部疼痛及皮肤瘀斑等副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局部冷敷方法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强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注射后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发生率及瘀斑面积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冷敷时间,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10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和胃肠外科使用依诺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低分子肝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凝药物,其皮下注射给药方式常引起局部疼痛及皮肤瘀斑等副作用。本研究旨在确定局部冷敷方法对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注射部位疼痛强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注射后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发生率及瘀斑面积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的冷敷时间,从而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本研究于2020年1月至10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在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和胃肠外科使用依诺肝素钠治疗并在手臂外侧进行皮下注射的20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最终对照组纳入43例、干预组I纳入41例、干预组II纳入45例、干预组III纳入41例、干预组IV纳入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注射技术,干预组I、II、III、IV在常规注射技术的基础上,在注射部位分别冷敷2min、5min、10min、15min。在注射前收集患者个人一般资料信息,注射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量患者局部疼痛强度、秒表测量疼痛持续时间,并在注射后48小时和72小时分别收集患者注射部位的瘀斑发生率及瘀斑面积。本研究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并用c~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对于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进行描述,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组间比较,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采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描述,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并采用Bonferroni法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教育程度、入院诊断等信息,五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结果无统计差异(P>0.05)。(2)五组研究对象注射时的疼痛强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c~2=101.243,P<0.001;c~2=76.890,P<0.001)。干预组II的疼痛强度明显低于其他组别,0级疼痛强度占比为51.1%;疼痛持续时间方面,仅干预组I、干预组II、干预组III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干预组II疼痛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为五组中最低值(0.00)。(3)各干预组的瘀斑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五组差异存在显著性(c~2=62.425,P<0.001);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2=64.073,P<0.001;c~2=63.726,P<0.001);72小时瘀斑面积与48小时相比,72小时瘀斑面积明显小于48小时瘀斑面积。对照组的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发生率、瘀斑面积均高于各干预组,干预组III和干预组IV均只有1例瘀斑发生,瘀斑发生率分别为2.4%和2.7%。结论:本研究不仅证实了冷敷方法能够降低低分子肝素手臂皮下注射患者的局部疼痛强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注射后48小时和72小时的瘀斑发生率,并缩小瘀斑面积,此外还得出缓解疼痛的最佳冷敷时间为5min。基于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实践干预结果,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治疗信心,并减少护理人员的护理时间,满足患者和护理工作者的双向需求。同时还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质量改进,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并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分析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对胰腺炎相关的初发3c型糖尿病各临床指标的影响,探讨达格列净作为胰腺炎相关的3c型糖尿病初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符合入排标准的胰腺炎相关的初发3c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达格列净组(Dapagliflozin,Dapa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组)。入组患者在生活方
目的:主动脉夹层是指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发生撕裂,血液进入撕裂腔致使主动脉呈双腔样改变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急重症。由于夹层累及范围的不同,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在这其中,腹腔脏器缺血是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cTBAD)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单独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并基于此构建预测AK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重症监护医学信息市场第三版(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H)的临床资料,筛查IPF发生PH的危险因素,改善IPF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21年0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具有超声心动图结果的IPF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PH分
目的:通过检测以间质性肺疾病为首发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KL-6、EGF、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各项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其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风湿免疫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期间确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组)的患者47例,确诊为结缔组织病无间质性肺疾病(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皮肤至舌骨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hyoid bone,DSH)、皮肤至会厌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epiglottis,DSE)、皮肤至声带前联合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vocal cords,DSV)、舌体宽度、舌体厚度对喉镜暴露困难,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作用,并对五个指标进行比较以期探究预测性能较优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AF患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并可导致血栓栓塞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AF的发生机制并加以防治是十分必要的。AF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其中炎症细胞因子不仅可作为预测AF发生风险的独立因子,而且还可使心肌发生纤维化,进而导致心房结构重构。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8(Int
目的:研究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结局,并评估选择性高危区照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81例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放疗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者为全颈预防照射,81例为选择性高危区照射,即Ⅱ、Ⅲ淋巴引流区。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8.5个月,五年OS,PFS,NFS分别是67.9%,58
目的:通过对纳入本研究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非糖尿病性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的临床鉴别,强调T2D患者进行肾活检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间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表柔比星两种不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同时分析可能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病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数目与术后病理等临床指标,评估肿瘤复发和进展风险,筛选出中、高危患者。按照术后使用的灌注药物将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