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西他滨、表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对比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_411102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表柔比星两种不同化疗药物灌注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同时分析可能影响肿瘤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且术后病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肿瘤大小、数目与术后病理等临床指标,评估肿瘤复发和进展风险,筛选出中、高危患者。按照术后使用的灌注药物将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吉西他滨治疗组、表柔比星治疗组。此次研究最终纳入男性患者129人,女性患者42人;肿瘤复发和进展分级为中危的33人,高危的138人。吉西他滨治疗组79人,中危的患者15人,高危的患者64人。表柔比星治疗组92人,中危的患者18人,高危的患者74人。收集患者术后肿瘤是否复发及复发的时间,以此来比较吉西他滨和表柔比星两种化疗药物对治疗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同时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肿瘤数目、有无即刻灌注及膀胱冲洗等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吉西他滨治疗组中患者1年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7.34%(69例/79例);表柔比星治疗组中患者1年的无复发生存率为88.04%(81例/92例)(P>0.05)。两组患者1年的Kaplan-Meier无复发生存曲线未见明显差异(P>0.05)。吉西他滨治疗组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69.62%(55例/79例);表柔比星治疗组总的无复发生存率为78.26%(72例/92例)(P>0.05)。两组患者总的Kaplan-Meier无复发生存曲线未见明显差异(P>0.05)。吉西他滨治疗组单因素Cox分析发现肿瘤数目≥3个的患者复发风险是单发肿瘤患者的3.199倍(OR 3.199,95%CI:1.355~7.551)。表柔比星治疗组单因素Cox分析发现肿瘤数目≥3个的患者复发风险是单发肿瘤患者的3.035倍(OR 3.035,95%CI:1.052~8.755),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肿瘤数目≥3个的患者复发风险是单发肿瘤患者的3.585倍(OR 3.585,95%CI:1.237~10.387)。表柔比星治疗组单因素Cox分析发现TNM分期中T1期患者的复发风险是Ta期患者的4.667倍(OR 4.667,95%CI:1.366~15.949),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TNM分期中T1期患者的复发风险是Ta期患者的5.106倍(OR 5.106,95%CI:1.441~18.095)。表柔比星治疗组单因素Cox分析发现术后未持续冲洗患者的复发风险是采用持续膀胱冲洗患者的3.396倍(OR 3.396,95%CI:1.133~10.175),而多因素Cox分析发现术后未持续冲洗患者复发风险是采用持续膀胱冲洗的患者的3.093倍(OR 3.093,95%CI:1.013~9.446)。结论:(1)采用表柔比星或吉西他滨维持灌注治疗的中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肿瘤复发方面没有差异;(2)无论是采用吉西他滨还是表柔比星灌注,肿瘤数目≥3个是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3)术后采用表柔比星维持灌注的患者,与Ta期肿瘤相比,T1期肿瘤是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持续膀胱冲洗>8小时可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营养教育、饮食记录以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患者健康饮食指数、营养状态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今后结直肠癌患者营养教育方案设计和实施以及饮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科的100名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至饮食记录联合营养教育组(DE组)、饮食记录组(D组)、营养教育组(E组)以及对照组(C组)。C组通过拍照
目的:对比分析达格列净与二甲双胍对胰腺炎相关的初发3c型糖尿病各临床指标的影响,探讨达格列净作为胰腺炎相关的3c型糖尿病初始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符合入排标准的胰腺炎相关的初发3c型糖尿病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达格列净组(Dapagliflozin,Dapa组)和二甲双胍组(Metformin,Met组)。入组患者在生活方
目的:主动脉夹层是指在各种原因的作用下,主动脉内膜与中膜发生撕裂,血液进入撕裂腔致使主动脉呈双腔样改变的一种心血管外科急重症。由于夹层累及范围的不同,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在这其中,腹腔脏器缺血是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complicate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cTBAD)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单独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并基于此构建预测AKI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材料与方法:重症监护医学信息市场第三版(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H)的临床资料,筛查IPF发生PH的危险因素,改善IPF患者的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01月至2021年0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具有超声心动图结果的IPF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合并PH分
目的:通过检测以间质性肺疾病为首发表现的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血清KL-6、EGF、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各项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其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的早期诊断、评估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风湿免疫科2019年6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期间确诊的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TD-ILD组)的患者47例,确诊为结缔组织病无间质性肺疾病(
目的:探究超声测量皮肤至舌骨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hyoid bone,DSH)、皮肤至会厌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epiglottis,DSE)、皮肤至声带前联合距离(distance from skin to vocal cords,DSV)、舌体宽度、舌体厚度对喉镜暴露困难,气管插管困难的预测作用,并对五个指标进行比较以期探究预测性能较优
目的: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AF患病率不断上升,发病年龄年轻化,并可导致血栓栓塞和血流动力学障碍,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研究AF的发生机制并加以防治是十分必要的。AF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其中炎症细胞因子不仅可作为预测AF发生风险的独立因子,而且还可使心肌发生纤维化,进而导致心房结构重构。既往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18(Int
目的:研究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患者的预后结局,并评估选择性高危区照射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3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81例声门上型喉癌术后,Ⅱ、Ⅲ区淋巴结阳性放疗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其中100例患者为全颈预防照射,81例为选择性高危区照射,即Ⅱ、Ⅲ淋巴引流区。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38.5个月,五年OS,PFS,NFS分别是67.9%,58
目的:通过对纳入本研究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与非糖尿病性肾病(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NDRD)的临床鉴别,强调T2D患者进行肾活检的必要性,同时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间及其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