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氧化物/C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g56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LIBs)以其能量密度高、无记忆、充放电快等优点,成为电子便携产品中不可缺少的产品。锂电池将成为21世纪现代高科技领域的重要化学储能方式之一。锂电池寿命更长,可为用户充电数百次。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起关键性作用。由于商用石墨负极不能满足电子设备对锂离子电池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促使研究人员探索各种更高容量负极材料的替代方案。1.在本工作中,锡离子络合的共价有机聚合物(COFs)被成功地作为理想的前驱体,并用于制备纳米SnO2嵌入棒状N掺杂碳质材料的SnO2/NCNR复合材料。当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SnO2/NCNR-1具有较高的可逆比容量(600次循环后,电流密度为0.5 A g-1的比容量为506 m Ah g-1),这是由于它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高度分散的SnO2纳米颗粒,因此SnO2/NCNR-1有望成为LIBs的候选材料。2.采用微波水热联用后续煅烧法制备了SnO2/C/G三元负极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腐植酸的加入不仅促进了SnO2纳米粒子的均匀分散,并且引入了氮元素提高了材料的反应性和电导率。电化学测试表明,与二元体系相比,SnO2/C/G阳极复合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保留容量,这是由于SnO2/C/G具有良好的分散状态和导电性。在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SnO2/C/G阳极的可逆比容量在500次循环后可保持在627.6 m A h-1。3.该项工作中,采用上一章的制备方法,得到了CuO/CNT/G三元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1 A g-1和0.5 A g-1的电流密度下分别表现出1000.2 m A h-1和632 m A h-1高可逆比容量。碳纳米管的网状结构不仅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而且还可以缓冲循环过程中CuO的体积变化。腐植酸的参与促进了花状CuO的形成,还提供了可以提高碳的电子导电性和加速碳材料的电子传递的氮原子。无定形碳和碳纳米管在协同作用下提高了CuO/CNT/G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产氢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环保的策略之一,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制高活性的催化剂。硫化锰(锌)镉具有可调节的带隙,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载流子复合率高的问题限制了它的产氢活性。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硫化锰(锌)镉基复合材料,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硫化锰(锌)镉的产氢性能。本论文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WO4/Mn0.47C
学位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靠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课堂上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则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是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形成的,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开展体现化学学科特征、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
与恶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分子(DNA、RNA和DNA修复酶)整合了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等层面调控癌基因的表达和肿瘤形成。它们在特定的生理状态和生物过程中表达,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作肿瘤早期检查指标和诊断的重要靶点。所以,通过开展与恶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分子灵敏监测方法研究,对探索癌症疾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肿瘤早期诊疗方式以及
学位
氢能以其高能量密度、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引发全球关注。全水裂解(OWS)是具有远大前景的商业化制氢方法,但阳极析氧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消耗了电解水中90%的电力。肼氧化反应(Hz OR)因其较低的标准反应电势和较快的反应动力学被寄希望于替代缓慢的OER,与HER可共同构成全肼裂解(OHz S)系统。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与锌-空气电池的阴极反应,但ORR动力学速率比阳极反应的速率慢。Pt
学位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anthanide 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n-MOFs),作为MOFs材料的一个分支,是由镧系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筑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性质多样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发光、非均相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论文基于4,4’,4"-三甲酸三苯胺(H3NTB)配体与镧系金属盐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反应得到了
学位
氢能作为一种原料广泛、热值高、可循环、清洁无污染的无碳能源,有可能取代化石燃料,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是绿色、可循环的制氢技术,也是最有希望商业化的制氢方法。阳极析氧反应(OER)的标准电势为1.23 V,且涉及到4电子转移反应,其动力学反应缓慢,导致电解水中90%的电力消耗来自于阳极OER。肼氧化反应(Hz OR,N2H4+4OH-=N2+4H2O+4e-)具有很低的标准
学位
电化学发光(ECL)技术因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稳定性好和仪器设备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检测领域。近年来,研究人员将溶出伏安法和化学发光技术结合在一起,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发光技术—溶出电化学发光(ESCL)。与ECL相比,它具有更佳的灵敏度和选择性。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传统电化学发光传感器中环境因素对单一信号的干扰和错误的误差,提高检测的可靠性,科研人员还开发了比率型ECL传感器。然而
学位
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性、循环寿命长、重量轻等优点,已广泛的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领域。目前商业上的锂离子电池使用的负极材料,通常是理论容量较低的石墨(372 m A h g-1),因此,寻找循环性能优异、稳定性好的电极材料对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至关重要。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具有理论容量高、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代替商业石墨类负极材料的新一代负极材料,然而
学位
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自放电和无记忆效应等诸多优势,已经发展成为一项主要的储能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手表、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容量和功率密度已经成为电池技术的瓶颈,尤其是活性电极材料的低容量和缓慢的充放电动力学阻碍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基于转化反应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碳酸盐具有生产成本低、安
学位
目前,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癌症的发病率在迅速增长,不断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研究人员正试图通过使用各种策略来治愈癌症。常规化疗作为最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副作用显著且抗癌药物靶向能力差,仍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靶向药物递送系统(TDDS),特别是基于纳米载体的TDDS,已经被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开发。纳米载体具有修饰能力好、载药量大和可调节的理化特性等优点,使其成为封装抗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