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4’,4"-三甲酸三苯胺构筑的Ln-MOFs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镧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Lanthanide 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Ln-MOFs),作为MOFs材料的一个分支,是由镧系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构筑的多孔材料,具有结构可调、性质多样等特点,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发光、非均相催化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论文基于4,4’,4"-三甲酸三苯胺(H3NTB)配体与镧系金属盐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反应得到了六种结构新颖的20个Ln-MOFs,并对其结构以及气体吸附、荧光、有机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H3NTB配体与镧系金属盐在DMA/H2O/HCl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5个Ln-MOFs:{[La(NTB)(DMA)(H2O)]·(DMA)}n(1-La)和{[Ln(NTB)(DMA)]·(DMA)}n(1-Ln,Ln=Pr,Eu,Tb,Dy)。这5个化合物具有块状晶体形貌,结构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三维多孔框架,微孔孔隙率超过40%。Ar和CO2气体吸附研究表明这5种化合物的 BET比表面积分别为 136.1(1-La)、120.5(1-Pr)、262.6(1-Eu)、273.0(1-Tb)和224.9(1-Dy)m2·g-1,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和永久孔隙率。更重要的是,在无溶剂条件下,进一步研究了 1-Ln催化苯甲醛衍生物与丙二腈的Knoevenagel反应,发现1-Tb的催化活性最高(产率可达99%),框架中Tb的路易斯酸性中心在Knoevenagel反应中起主导作用,这为区分同构框架中不同Ln离子在催化Knoevenagel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例子。有趣的是,在部分反应釜中,H3NTB配体与LaCl2·7H2O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可单独得到1种针状化合物1-La-needle:{[La(NTB)3(DMA)3]}n。结构分析表明针状1-La-needle具有类石墨烯二维层状结构,完全不同于块状1-La的三维框架结构,这反映了稀土离子多变的配位方式。2.基于H3NTB配体与镧系金属盐在NMP/H2O/HCl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三种不同结构的12个Ln-MOFs:{[La3(NTB)3(NMP)(H2O)2]·(NMP)3}n(2-La)、{[Pr(NTB)(H2O)2](NMP)}n(2-Pr)、{[Ce(NTB)(NMP)(H2O)]·(NMP)}n(2-Ce)或{[Ln(NTB)(NMP)]·(NMP)}n(2-Ln,Ln=Sm,Eu,Gd,Tb,Dy,Ho,Er,Yb,Lu)。2-La 属于单斜晶系,为P21/c空间群,La有三种不同的配位构型,其中水分子和NMP分子参与了配位,不对称单元中的三个NTB3-配体也表现出三种不同类型的配位模式,La3+离子与配体链接构成了具有微孔笼相互贯通的三维多孔框架。2-Pr属于单斜晶系,为P2/n空间群,Pr3+离子具有八配位构型,其中有两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而NMP分子不参与配位,只充当客体分子,NTB3-配体通过三种配位方式与相邻Pr3+离子配位构成三维多孔框架,有趣的是,2-Pr的孔道类型不同于2-La。除了有机溶剂NMP代替了 DMA,其余10个化合物可认为与1-Ln同构。对Ar和CO2的吸附研究表明,这12个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和永久孔隙率。荧光性能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的荧光性质主要取决于镧系离子的本性和配体自身的荧光性质。重点研究了 2-Ln在无有机溶剂条件下一锅法催化Deacetalization-Knoevenagel串联反应,发现2-Tb的催化活性最高(产率可达98%)。此外,还研究了 2-Ln对二氧化碳环加成的催化反应,发现2-Tb对环氧氯丙烷和环氧丙烷的催化产率依然能达到97%和96%,证明了2-Tb是一种高效的多功能非均相催化剂。3.基于H3NTB配体与镧系金属盐在NMF/H2O/HCl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2个Ln-MOFs:{[Ln(NTB)3(H2O)2]·(NMF)3}n(3-Ln,Ln=Eu,Tb)。3-Ln 为同构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为P21/c空间群。3-Tb结构分析表明,Tb3+离子具有九配位构型,其中有两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而NMF分子不参与配位,只充当客体分子,每两个Tb3+通过NTB3-配体上的一个μ2-η2:η1-COO链接构成一个金属簇单元Tb2(COO)4,该金属簇单元通过配体链接构成双层类石墨烯结构,双层与双层之间靠分子间弱作用力和配位水分子与NMF形成的氢键链接。由于氢键的作用使得该化合物的结构稳定性增加。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仅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建立可用于痕量气体快速且准确的检测分析方法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光声光谱技术存在的检测组分单一、检测极限较低等问题无法满足行业内要求。基于石英增强型激光内腔的光声光谱技术因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选择性好、检测灵敏度高、背景噪声低等优势,应用于多组分痕量气体检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
学位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大趋势下,光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对光电子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光电子器件朝着高性能、小体积、易集成的目标发展。高折射率差亚波长光栅结构具有体积小、功能强、衍射效率高等优点,对促进多功能集成器件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提出采用湿法氧化工艺实现Al0.9Ga0.1As与Al2O3交替排布的新型高折射率差亚波长光栅结构,基于严格耦合波分析理论方法和有限元理论方法对其开展设
学位
2017年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探究式教学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原因,探究式教学往往不具有针对性,只是“形式”上的探究,未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不仅得不到提升,而且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能逐步下降。因此,重视探究式教学中因材施教的问题,提高探究式教学的具
学位
金属卤化物,特别是铋/铅基卤化物具有丰富多样的结构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在半导体、光致发光、光催化和光电等方面应用广泛,因此备受科学家的关注。近年来,利用过渡金属-有机模板剂组装金属卤化物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模板阳离子,如有机胺、碱金属/碱土金属阳离子和金属脂肪胺配合物,过渡金属-共轭有机配体配合物模板阳离子具有光学活性,它们的引入能提供新的自组装方式。进一步,在铋/铅基卤化物的
学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MHP)太阳电池在十年内功率转换效率从3.8%大幅提升至25.2%,潜力巨大。但Pb基钙钛矿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解,其水溶性对环境、人类和其他物种构成严重威胁。锡基钙钛矿材料因其具有理想的带隙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目前达到12.4%的光电转换效率,在无铅钙钛矿材料中居于领先地位,归因于其相对较低的缺陷耐受性、快速结晶和氧化不稳定性。为了掌握这一快速发展领域的现状,基于Cite
学位
为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质量和规格,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2017年新课程标准中由教育部提出。其中模型认知要求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借助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化学规律,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开展基于模型认知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简述了研究背景,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模型”“化学模型”“模型教学”以及“化学模型认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教师教学方式转变
学位
利用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产氢被认为是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的经济、环保的策略之一,科研工作者致力于研制高活性的催化剂。硫化锰(锌)镉具有可调节的带隙,在光催化产氢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载流子复合率高的问题限制了它的产氢活性。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硫化锰(锌)镉基复合材料,有效抑制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提高了硫化锰(锌)镉的产氢性能。本论文工作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合成了CoWO4/Mn0.47C
学位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下教育事业的首要任务。人才培养靠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课堂上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则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促进学生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是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形成的,是化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因此开展体现化学学科特征、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
与恶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分子(DNA、RNA和DNA修复酶)整合了遗传学与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通过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等层面调控癌基因的表达和肿瘤形成。它们在特定的生理状态和生物过程中表达,其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用作肿瘤早期检查指标和诊断的重要靶点。所以,通过开展与恶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活性分子灵敏监测方法研究,对探索癌症疾病发生的机制、研究肿瘤早期诊疗方式以及
学位
氢能以其高能量密度、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引发全球关注。全水裂解(OWS)是具有远大前景的商业化制氢方法,但阳极析氧反应(OER)缓慢的动力学消耗了电解水中90%的电力。肼氧化反应(Hz OR)因其较低的标准反应电势和较快的反应动力学被寄希望于替代缓慢的OER,与HER可共同构成全肼裂解(OHz S)系统。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与锌-空气电池的阴极反应,但ORR动力学速率比阳极反应的速率慢。P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