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公示原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p418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物权法的颁布,物权立法的喧嚣已经走远,但曾经争吵的“十大疑难问题”并未最终完全解决,中国物权理论和民法理论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本文从物权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我国物权法中体现的物权公示原则进行阐述。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物权公示原则的概念、关于性质的争议及物权公示原则的独特价值,第二章研究了公示要件主义与公示对抗主义,第三章、第四章研究了物权公示方式,第五章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物权公示原则的概念,是指法律上要求当事人必须以法定的方式展现物权及变动的事实,否则不能发生物权的公信力及变动的效力,并指出公示原则包含的内容,即物权变动与物权公信。就物权公示原则的性质,本文阐述了现有学说上的三种观点,“权利公示说”主要从静态方面研究了物权公示的性质,“行为公示说”则着眼于物权变动的保护,二者各有侧重,但均未从整体上反映物权公示的本质。“统一说”将二者有机结合,认为物权公示既是对权利的公示,也是对物权变动行为的公示,但论证方面稍显不足。本文从明确物权公示原则解决的问题入手,融入现代经济生活的相关要素,对相关学说进行深入研究,对“统一说”论证体系进行了丰富。在研究现代经济生活同时,物权公示制度价值问题凸现。对此问题,本文对传统的价值体系进行了分析,但同时对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及现实意义进行了独特归纳,着重指出了物权公示原则对物权变动的保障及促进作用。第二章研究了物权公示与物权变动的两种结合模式,公示对抗主义与公示要件主义。本章通过比较各国在物权变动与公示制度的差异,描述了物权公示制度的二元立法对立。但这种对立的理论色彩超出实践意义,呈现出不断融合之势。一方面,在公示对抗主义立法上,出卖种类物、将来物或他人之物时,所有权并不随意思表示的一致而转移。立法还允许当事人就动产所有权的转移时间为特别约定,以排除意思主义规则的适用;另一方面,公示要件主义,作为物权变动要件的形式日益软化,特别是在动产物权变动,由于间接占有、观念交付等概念的引入,其“形式”已不成其为形式,其法律效果也与公示对抗主义几乎不再有区别。我国立法实践原则上采用了物权变动公示成立要件主义,但因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制度的存在,使得物权法最终突破了不动产物权变动一律实行登记成立要件主义。第三章、第四章讨论了公示方法。不动产采登记方法,动产采交付(占有)。对不动产而言,透视我国现存的不动产登记的法律法规,尚属房地产改革过渡性产物,属于宏观调控措施,在实际上仍属于行政范畴。关于不动产登记存在着“多头执政”的局面,且各自依据的法律也不同。我国的不动产物权登记机关的现状特点有二:一是分散性,多部门登记,分级登记,多头执政:二是行政性,登记机关是隶属于政府的行政机关,登记只有行政管理性。中国的不动产登记机关应当统一,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且将来的统一,必然是以土地为基础和核心的统一。动产物权公示方法,占有是从静态角度而言,交付是从动态角度而言。占有并非一种法律保护的权利,而是具备一定法律意义,受法律保护的事实。在占有的确定上,标准日益虚化,从实际的持有到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控制到通过一定的法律关系来控制,占有被区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于此对应,交付也分为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无论是间接占有,还是观念交付,都缺乏客观的物质形态,并不具有物权公示的效果。其存在,也导致了法律概念、法律逻辑乃至法律制度的混乱。第五章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虽然物权法已颁布,但并未解决所有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其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及自身结构也会产生新问题。如我国立法上长期存在的物权变动之公示与合同效力直接挂钩的现象,本文从根本上指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即出于对合同的基本性质的误解和对于契约自由原则的模式,并阐述了债权中的合同与物权中的合同的本质:对于物权变动之公示与物权得失变更之间的关系,理论中存在对物权公示效力的夸大问题,依据我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应划分实行绝对的登记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及其范围和实行相对的登记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及其范围,从而正确理解物权公示的效力问题。
其他文献
从研究成果上的主题内容、研究对象上的语种格局和研究方法上的基本取向等方面入手,考察近五年来贵州学术界以贵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教师为主力军的一批学者在海外苗学文献整理
长期以来,终结性评价方式是我国高职校德育课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传递德育知识,测量和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世界多极化、经
城郊结合部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个新事物,而处于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及其广大中学生的发展,应该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由于城郊结合部学校地理位置特殊,生源
我国高等学校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双重使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特区”建设作为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本文研制了针对大气污染物PM2.5分析的小型单极静电加速器的自动控制系统。基于TCP/IP协议建立了分布式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采用了多种协议和总线技术,采用面向虚拟仪器的图形
没有形式,就没有诗歌,格律是诗歌所以为诗的最显著特征之一。"顿"的划分以语义为基础,而英诗"步"则奉语音为标准,"顿"和"步"并不等价,"以顿代步"在逻辑上值得商榷。本文通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已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训练。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能否运用衔接手段是他们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一环。关于衔接手段的运用和英语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联合丙种球蛋白在治疗神经系统免疫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200例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分组法
作为国家基层组织治理创新的重要一环,社区教育为国家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基于此,通过对当前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学校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影响。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教学观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互融合,形成新的适合学生发展、顺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