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石头城,是南京除金陵外又一个漂亮的雅称。这处源于六朝建康城西一座重要军事城垒的遗迹,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吸引着历代文人的登临驻足,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诗篇。石头城因之成为金陵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意象。六朝时肩负着重要军事与政治职能的石头城,在六朝覆亡、南京都城地位丧失的隋唐时代,渐至废弃,成为一座孤峙的“空城”。六朝时期,石头城已开始在诗文中以特定的意象出现。隋唐之后,不绝如缕的吟咏使它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头城,是南京除金陵外又一个漂亮的雅称。这处源于六朝建康城西一座重要军事城垒的遗迹,以其厚重的历史感吸引着历代文人的登临驻足,留下了大量内涵丰富的诗篇。石头城因之成为金陵文学上的一个重要意象。六朝时肩负着重要军事与政治职能的石头城,在六朝覆亡、南京都城地位丧失的隋唐时代,渐至废弃,成为一座孤峙的“空城”。六朝时期,石头城已开始在诗文中以特定的意象出现。隋唐之后,不绝如缕的吟咏使它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石头城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存在于诗词文赋中。作为金陵文学的一个典型意象,石头城的这种象征意义与其真实的历史形象一起,为后世接受和认可。本文从历史、文学、地理三方面对六朝隋唐时期的石头城展开探讨。以这一时期的具象石头城为中心,分析中古诗文中石头城的意象特征,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注重梳理意象的演变与丰富。文章除绪论与结语外,共分四章。第一章首先进行石头城的形像探源,探讨历史上真实的石头城。筑城历史、地理形胜、军事形势、政治斗争,石头城在六朝本时代的特质,是理解意象石头城的基础。它建在古都金陵的起点与发端之处,是都城建康的防护和屏障。它肇始于孙吴立国之前,又延续至南朝灭亡之后,贯穿六朝历史的始终。石头城对六朝、对南京作为六朝都城历史的象征意义,是石头城意象分析的核心和关键。第二、三章以主题的呈现形式叙述石头城诗文意象的特征和内涵。除延续六朝文人对建康周边雄伟地势的描写外,唐人对石头城险峻地形的刻画,更多了几分怀古与讽刺的意味。石头城自身浓重的军政背景带来了诗文中独特的政治、军事色彩。地理形胜和军事要地是石头城书写的缩影。作为“金陵王气”的神秘性和合理性所在,“龙盘虎踞”在概括建康形胜的同时,也成为六朝帝王之都的连带意象。隋的战火使石头城成为建康在后世为数不多的留存,其所肩负的代表前朝旧都的角色逐渐被唐人接受,久之成为古都金陵的代称。石头城“龙盘虎踞”和“古都”代称的意象是唐代对六朝建康精准的把握。几经战乱的石头城在东晋南朝就已成为人们停驻忧思之地,盛唐李白、中唐刘禹锡对金陵诗用力甚勤,晚唐的石头城在诗人笔下更具伤悼的情怀,石头怀古更加被定格。隋唐南京的地位一落千丈,石头城也渐至废弃,“空城”意象自刘禹锡吟诵以来,逐渐成为典故。这种带有主观臆想的意象已无关历史真实的样貌,“文学空城”集中体现着唐代对六朝的缅怀。最后,自六朝起就诞生的石头城离别、怀恋与归乡主题的诗作,到了唐朝更加丰富。临发与停泊的渡口为石头城入诗提供了大量机遇。第四章就石头城意象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水、月等经典意象在表达着特定寓意的同时,也在诗歌意境的营造方式上达到古今交汇的融合。石头城与相伴随出现的乌衣巷、台城等人文意象,及群山、朝暮等自然意象群组,共同烘托着诗的表现氛围,强化着诗文的意义中心。石头城承载着后世对六朝建康的记忆,其兴废往来的沧桑经历、超然豁达的石城风度,反之也铸造着南京的品格和气质。由地理空间进入诗词文本的石头城对南京城市意象的塑造不可缺失,“被意象化”的南京也就存在于石头城、乌衣巷这样的文化地标中。
其他文献
裂褶菌是一种全球广布种,定殖于各种极端环境,目前只有南极和洋底沉积物中没有该菌的报道。基于IODP337航次岩芯样品,我们实验室已从1496mbsf、1923mbsf、1971mbsf、1993mbsf分离获得4株裂褶菌。该论文采用与陆源和海源裂褶菌菌株相比较的研究方法,揭示洋底沉积物裂褶菌的生长特性及降解利用菲、荧蒽等的能力及机理,探索洋底深部生物圈真菌的生存机理及在碳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
在存款人以银行为被告,要求银行赔偿存款被盗取的损失的案件中,法院倾向于通过认定银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要求银行承担赔偿责任。但是,由于法律对该义务规定模糊,使得法官对法律的理解和适用存在差异,导致了法院在审理裁判此类案情相似的民事案件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结果,使得持卡人以及发卡行对伪银行卡盗取存款纠纷的法律后果难以预见。本文以伪银行卡盗取存款后银行责任为视角,对银行关于银行卡的安全保障
本文主要是以海富投资公司诉世恒公司、迪亚公司、陆波增资纠纷案为视角,探讨投资方与目标公司之间签署的“对赌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对赌协议”,其英文名称为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为VAM,直译为估值调整机制,因其巨大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又被国内投资界俗称为“对赌协议”。随着中外经济往来的日益加深,交易规则日趋国际化,“对赌协议”这一起源于欧美资本市场的舶来品
学者开始着重关注西方价值观与中国儒家价值观的差异,并关注其分别对各自社会经济的影响。鉴于探索儒家价值观和企业创新的关系之间相关研究较少,为了更清楚的理清员工感知行为与企业创新之间关系,我们以新儒商企业中盐金坛的员工为研究对象,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研究采用高度情境化的方式,期待从OCB的视角去揭示儒家价值观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员工感知及组织公民行为核心理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房地产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步,历经二十年的飞快发展,成长为推动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期间越来越庞大的商品房市场为满足中国长久以来积累的住房需求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房地产开发商只要拿到土地“躺着都能赚钱”,为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亿万富翁。但自2010年以来,全国商品房市场成交增速逐年放缓的趋势十分明显,整个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下经历着调整,以往“拿到地就是赚到钱”的风光不再了。取而代之的是土地、
国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至今已历经三十多年,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模糊词义产生的根源出发,对模糊词义进行了再认识,对模糊范畴进行了界定,从不同角度考察了模糊词义的类型,分析了模糊词义的变化以及影响模糊词义的因素等,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指出了模糊词义给语言习得带来的困难,并提出了教学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对模糊现象研究的
本文以清代方言小說《九尾龜》爲研究材料,對其中吳語白話部分的疑問句進行全面系統的描寫。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當時(二十世紀初)蘇滬吳語白話疑問句的一些特點。文章共分八個部分進行描寫並展開論述。緒論部分,介紹了《九尾龜》的概况,包括作者介紹、文本刊印、版本和影響。同時,梳理了相關的研究現狀,並對小說疑問句的分類標準做了簡要介紹。最後,提出本文的研究意義和“三個平面,三個結合”的研究方法。“三個平面”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