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中国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便是中共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并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今后较长时期的一项政治任务。胡锦涛主席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作了6个方面的概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央已经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我党新的执政理念。 和谐,应当蕴含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和谐,不是单纯一方面的和谐,而是要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和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为我们带来了舒适和富裕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片面发展,也出现了道德滑坡、法纪难禁、官员腐败、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现象,有些甚至已成为今天社会的痼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的执政理念。这不仅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现实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说明目前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和谐。这是我们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奋斗目标的前提。目标明确了,路径如何选择?如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样,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依然没有现成的经验。究竟应当怎样来构建和谐社会,我国政界和学界各有自己的不同理解和侧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本文在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为道德与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道德与法律的起源入手,分析了道德与法律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意义。本文认为,社会的和谐以个人和各种组织的和谐为基础,因此构建和谐的基础首先是构建个人的和谐以及各种组织关系的和谐。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类离不开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人们生活在社会中,言论和行为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现实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种种利益矛盾。这些矛盾必须得到一定的解决,人类社会才能存在和发展。道德与法律就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一种人们应当而且必须遵循的社会规范。 “和谐社会”意味着社会诸要素的融洽整合与协调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资源的供应,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含义,分析了以工业化率比照城市化率来判断中国城市化水平存在的误区。提出我国人口众多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指标的选取以及城镇化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钢铁工业大宗消耗性备件的冷轧辊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冷轧辊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除提高企业自身在冷轧辊产品
互文性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多娃提出的重要概念,她曾在《符号学》中指出:“每个文本都是把自己构建为一个引用语的马赛克,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与改造。”也就是说,
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一项根本性的安排。制度的确立和有效运作,是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并非一切制度都是有效率的,也不是一切制度安排都会对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让国人享受到了日趋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前进刚好相反的一个事实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与之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历史发展着的交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调节结合希望理论在癫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癫痫病人10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深层生态学与中国道家生态伦理思想都是现在为世界环境伦理理论界所重视的生态伦理思想体系。本文从东西方理论融合着眼,以建立一种融合东西方优点的人与自然和谐生态观作理论
目的总结导师治疗肺纤维化疾病的理论思想,和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并通过基础动物实验,构建符合肺纤维化特点的大鼠动物模型,探讨该方对肺纤维化大鼠病变肺组织
<正> 美尼尔氏病为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以中药天麻白术汤加减治疗50例,效果尚称满意,现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除外因颈椎病、脑基骶动脉供血不足,眼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