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问题的伦理思考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afdsfsd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历史发展着的交往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在网络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符号为中介的“人肉搜索”已成为社会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人肉搜索”具有人类传统社会交往方式所无法具备的全新特征,实现了交往史上的伟大变革。本文对“人肉搜索”兴起的原因和条件、“人肉搜索”的伦理得失及“人肉搜索”的伦理限度作了尝试性的分析,提出了“人肉搜索”应遵循的原则:(1)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原则;(2)无伤隐私原则;(3)公正有序原则;(4)合理有度原则;指出了“人肉搜索”主体的外在监控与道德自律的途径:(1)法律管制;(2)技术控制;(3)舆论监督;(4)网民自律。目前,“人肉搜索”尽管带有一些现代性的负面效应,但我们不能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它。我们相信,网络不会终结历史,也不会穷尽文明。因为网络是现代进步的坐标,理性是网络的精神家园。我们也坚信,人类的理性之光、智慧之光是无可遮蔽的,坚信它的“自洁能力”最终能荡涤污泥浊水,最终能还人们一个和谐有序的网络交往的空间。
其他文献
宽恕制度作为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卡特尔案件的有效工具,在瓦解卡特尔组织上成就显著。这一制度最早于1978年在美国实行,后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韩国等都在反卡特尔实践中
<正> 笔者于1982年8月~1983年3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跟随老中医临床学习,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治疗观察了眩晕病5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55例
后现代伦理学是鲍曼在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框架下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从后现代性视角出发,追溯了现代伦理的形成历史及其理论支撑;并以大屠杀事件为特例展现了现代伦理的
关于《孝经》的作者,前人多有论述,但都未作深入地研究。本文在充分运用各种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从各方面、多角度系统地论证了这一问题。 从“孝”的产生、发展以及《孝经》的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正逐步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信息网络技术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冲击都更为巨大,它将从根本上
论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含义,分析了以工业化率比照城市化率来判断中国城市化水平存在的误区。提出我国人口众多是造成这一偏差的主要原因,另外在指标的选取以及城镇化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钢铁工业大宗消耗性备件的冷轧辊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冷轧辊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表现在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上,除提高企业自身在冷轧辊产品
互文性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里斯多娃提出的重要概念,她曾在《符号学》中指出:“每个文本都是把自己构建为一个引用语的马赛克,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与改造。”也就是说,
制度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一项根本性的安排。制度的确立和有效运作,是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然而,并非一切制度都是有效率的,也不是一切制度安排都会对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让国人享受到了日趋富裕的物质生活,但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飞速前进刚好相反的一个事实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