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环境下图像/视频流编码与传输技术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ljgsdk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从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无线环境下的图像/视频流传输问题进行了研究.一是突破现有图像/视频编码标准的限制,采用新的思路,研究新的算法,为制定新的国际标准作准备;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视频编码标准框架下,对现有标准的部分技术进行改进,并研究基于标准的应用问题.该论文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四点:1.提出了一种无线环境下的图像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案.首先,根据小波系数在空间一频率上所具有的能量集中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分裂的逐子带编码方法,对各个小波子带进行独立编码,然后采用基于子带率失真特性的码率最优截断算法将目标码率在各个子带间进行最优分配,使得图像的编码失真达到最小.2.提出了一种基于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的质量细粒度可扩展编码方法.针对现有的MPEG-4 FGS(Fine Granular Scalability)编码效率低的特点,我们采用H.264/AVC(Advanced Video Coding)作为基本层编码方法,采用基于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变换的SPIHT算法对增强层进行编码,得到具有细粒度可扩展特性的增强层码流.3.提出了三种MPEG-4 FGS增强层码率最优分配算法以及基于感兴趣区的增强层码率最优分配算法.传统的码率平均分配算法会造成相邻帧重建质量波动大的问题,而人眼对相邻帧间的重建质量波动非常敏感.为此,我们根据无论采用MSE(Mean Squared Error)还是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失真度量准则,MPEG-4 FGS增强层率失真特性均具有分段的特点,在每个分段内分别采用一阶或者二阶模型来精确描述实际的增强层率失真曲线.然后基于不同失真度量准则下的分段模型,提出了三种增强层码率最优分配算法.4.提出了两种信道自适应的无线视频流传输差错控制机制.在这两种机制中,我们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码率分配准则:一是根据MPEG-4 FGS具有的细粒度可扩展特性,提出了一种解码端有效可解码长度最大的码率分配准则;二是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提出了一种帧平均失真和相邻帧重建质量波动同时达到最小的码率分配准则.
其他文献
参数横摇是阻尼较小的船在纵浪或接近纵浪的海域中,遭遇一定频率的海浪时,伴随着显著的纵摇、垂荡运动在短时间内产生很大横摇角的现象。参数横摇是船舶非线性运动的一种表现
恒温控制系统和真空控制系统是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应用控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其所在环境的温度或真空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本论文中设计的真空恒温控制系统为波谱能谱复合型X荧光光谱仪内的一个重要模块,为该仪器正常工作提供性能稳定的工作环境。该模块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方便操作,不仅可以应用在此仪器内,也可以应用于其它需要恒温真空调节的小环境场合,应用前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SCP系统研究的最新动态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在对复杂性科学的理论基础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SCP系统结构复杂性和演化复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下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不断的开发和利用,海洋装备技术也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解决某些海洋装备如船舶、平台等需要在特定位置进行作业或作业水深和精度的要求比较高等问题,一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种在相关领域中具有专家水平解题能力的智能程序系统,它能运用领域专家多年积累的经验与专门知识,模拟人类专家的思维过程,求解需要专家才能解决的
针对日益复杂的生产过程及其对控制的超常要求,该论文研究并提出了几种新型预测控制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非线性系统和混合逻辑动态系统中的难控问题,仿真和实际应用表明该文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纯粹的、独立的学科领域越来越狭小,然而利用不同领域知识的结合而发展起来的技术却越来越丰富,这种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概念对许多行业的发展
学位
随着国内高性能CPU的快速发展,研究具有高精度的浮点乘加融合部件对推动高性能处理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国内对浮点乘加部件的研究和国外的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还有很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化学加工工业(CPI)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间歇过程又重新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间歇过程指的是将有限量的物料按规定的加工顺序在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加工以获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