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以及WEB2.0时代的全面到来,使得网民规模空前庞大,网民的网络粘性进一步加大,网络行为日益活跃,网络成为网民表达意见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网络舆情涌现出巨大的宏观力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网络舆情事件开始突显出来,并且给社会带来了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并研究网络舆情。作为祖国的明天,高校的青年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舆情更值得研究和探索。本文的出发点就在于为高校的管理者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引导方面提供支持。以往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主要以理论分析为主,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指导。笔者用仿真模拟的思想,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模型,在Netlogo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探索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并提出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建议。具体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眼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当中涌现出的网络舆情问题,阐述研究高校中网络舆情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建立模型,利用仿真的手法研究高校网络舆情的演化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部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舆论、舆情等的相关概念,分析舆情的特点和影响舆情的各类因素,得出本文中网络舆情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针对现阶段对网络舆情的研究进行综述,探讨研究网络舆情的手段和方法。第三部分,整理出三种以建模的方式研究网络舆情的方法,分别为:多Agent建模、复杂网络建模以及舆情动力学建模。介绍三种建模方式的原理、特点、起源以及发展,确定了以复杂网络中的无标度网络、舆情动力学中HK模型以及多Agent模型所组成的建模思路。第四部分,建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的仿真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的理论搭建网络环境、多Agent理论定义研究群体的多种属性、舆情演化动力学的理论建立意见交互的规则,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现实将上述的模型加以修改,融合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介绍了本文采用的仿真软件Netlogo (5.0.3)。第五部分,根据所建立的模型编写仿真例程,设计控制界面,制作监控部件。在学生人数一定等假定情况下,观察意见变化的趋势;调整其他参数,并加入教师Agent,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对学生Agent意见变化的影响,对仿真的结果进行分析。第六部分,结合第五部分的仿真结果,归纳出在现实中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文章的缺乏数据、模型不够完善以及缺乏检验等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