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榄香烯抑制外阴鳞癌增殖、迁移及侵袭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外阴鳞癌SW96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以外阴鳞癌SW962细胞作为体外实验的细胞模型。体外培养SW962细胞,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β-榄香烯0μg/ml)和不同浓度β-榄香烯(20、30、40μg/ml)的实验组。将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的各浓度β-榄香烯分别作用于SW962细胞,培养24h、48h及72h后,噻唑蓝(MTT)法计算细胞存活率,检测不同时间点及浓度β-榄香烯对SW962细胞增殖的影响;按照同样分组,将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及实验组,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SW962细胞,划痕实验计算细胞迁移率,检测不同浓度β-榄香烯对SW962细胞迁移的影响;同样的分组,Transwell侵袭实验计算细胞侵袭率,检测不同浓度β-榄香烯对SW962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β-榄香烯能够抑制SW962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划痕实验结果表明,β-榄香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SW962细胞的迁移(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表明,β-榄香烯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SW962细胞的侵袭(P<0.05)。结论:β-榄香烯在一定程度上对SW962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均呈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前言: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率位列全球第二。辅助化疗是提高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生存率及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Ⅱ期结直肠癌的辅助化疗疗效尚存在争议。虽然早有多项相关研究,但大多数并未发现辅助化疗可以给Ⅱ期结直肠癌病人带来生存获益。综合相关研究,多部治疗指南均建议为高危Ⅱ期结直肠癌病人提供辅助化疗。但高危因素的定义只参考了整体预后情况,并未单独考虑辅助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现阶段仍无证据证明Ⅱ期
目的: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构建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调控网络,探索新的胃癌预后标志物。此外,免疫细胞已成为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关键调节因子。我们利用免疫基因构建胃癌的预后模型,从而更好的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我们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了RNA表达数据。通过比较胃癌样本与正常组织样本筛选出差异表达的长链非
目的:胃癌是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研究表明,90%的早期胃癌患者可以通过切除来治愈。然而,现有的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等在胃癌诊断中的阳性率较低。因此,探索更加有效的胃癌诊断和治疗的分子靶标将具有重要意义。环状RNA(circular RNAs,circ 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RNA,可作为分子“海绵”吸附miRNA和转录调节因子。近年来,circ
目的:饮食因素与任何类型的癌症都密切相关,尤其是它与结直肠癌的联系极其紧密。但是由于饮食的数量、模式、烹饪方法的变化,对这些饮食成分对结直肠癌风险的影响有不同的结论。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病例对照研究及荟萃分析对饮食相关因素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一综合探讨。研究方法:从Web of science检索饮食与结直肠癌风险研究方面的出版物。使用VOS Viewer 1.6.14软件进行文
目的:CXCL17及其可能受体,GPR35,被报告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其在胃癌(Gastric cancer,GC)多阶段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我们的研究旨在评估CXCL17-GPR35在GC多阶段发展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功能。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胃疾病链“非萎缩性胃炎(NAG)-肠上皮化生(IM)-GC”中CXCL17和GPR35的表达(445名病例进行了CXCL17检测,317名病
目的:胃癌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异常、多步骤发展的复杂过程,早期发现胃上皮细胞恶性转化表型特征和特异性分子事件,将有助于胃癌高风险个体识别、潜在治疗靶点筛选和预后评估。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s)是RNA结合蛋白大家族,在DNA修复、端粒生物发生、细胞信号转导、选择性剪接、m RNA稳定以及转录和翻译调节
目的:辅助放(化)疗[A(C)RT]是肝外胆管细胞癌(EHCC)术后的重要补充治疗手段。然而,究竟哪些患者能从A(C)RT中获益?辅助放疗(ART)还是辅助同步放化疗(ACRT)更能让患者获益?这些问题尚没有答案。EHCC发病率低,难以开展大型随机对照试验(RCT),因此,几乎目前的研究都是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些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方法:检索PubMed、Embase和Clinical Trial
目的:探究肺部CT纹理特征对放射性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到2020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特征、剂量学参数及放疗前肺部增强CT图像,采用Python中的pyradiomics开源包提取患侧未受到照射的肺组织、V5肺组织及V20肺组织的原始图像纹理特征,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379例
目的:已知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人体实体肿瘤中表达上调。但PD-L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结论尚不明确。因此我们进行这项荟萃分析来评估PD-L1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了胃癌中有
目的:HPV16 E6/E7蛋白是导致肺癌发生发展的主要致癌基因。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HPV16 E6和E7蛋白均能使肺癌细胞中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的表达水平升高。然而,E6和E7蛋白能否调节GLUT1的葡萄糖摄取水平及其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在结肠癌中可以抑制糖酵解。但尚无研究报道HPV16与NDRG2之间是否存在调控作用。所以,本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