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素型除草剂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草剂主要通过对特定靶标的抑制来阻断植物的正常生理过程,达到除草效果。目前在270多种商品化的除草剂中,已知的作用靶标仅有17种,大量除草剂的靶标还尚未明确,因而明确现有除草剂作用靶标并开展基于靶标的新型先导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对于新型除草剂的创制具有重要意义。用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药物靶点及作用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选用新型的药物分子作为母体,将其设计合成为具有活性的分子探针,通过跟踪分子探针在动植物细胞中的运输和分布来定位该药物的靶点蛋白,进而对靶点蛋白进行鉴定并研究靶点蛋白的信息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吲哚乙酸、萘乙酸、吡啶甲酸等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的作用靶标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学位论文以吲哚乙酸、萘乙酸以及吡啶甲酸为母体,将其改造为生长素型除草剂分子探针,初步探索分子探针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靶标。具体内容如下:1.概述了生长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介绍了新型生长素抑制剂—吲哚乙酸衍生物、萘乙酸衍生物以及吡啶甲酸衍生物的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简单综述了化学小分子探针在靶点研究中的方法和应用。2.以吲哚乙酸和萘乙酸为原料,在其羧基α位上连接不同长度的烷基链或醚链,得到一系列生长素抑制剂化合物。对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测试了它们对拟南芥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吲哚乙酸、萘乙酸的α位连接6个碳以上的烷基链或醚链时,得到的衍生物表现出生长素型抑制剂的作用表型,成为潜在的生长素型除草剂,其中化合物4c,5c和lla的活性较好。通过与荧光素分子连接并与拟南芥共培养,研究了分子探针6在拟南芥根部的分布。3.以除草剂3,6-二氯吡啶甲酸和4-氨基-3,5,6-三氯毗啶甲酸为原料,对其羧基进行酯化和酰胺化反应,得到含有醚链的吡啶甲酸衍生物;另外以3,6-二氯吡啶甲酸为原料合成4-烷基或4-醚链烷基氨基-3,6-二氯吡啶甲酸衍生物。对这些化合物进行1H NMR、13C NMR、MS.IR和X-Ray(21b)表征和拟南芥活体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对吡啶甲酸的羧基进行酯化衍生或者对4-位氨基进行烷基化衍生得到的化合物,它们表现出与吡啶甲酸型除草剂相似的性状,能够抑制主根和侧根的生长,仍然是一种生长素型除草剂,其中化合物14,17,21e,22d等除草活性较好。
其他文献
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工艺试验的方法,对转炉双渣法冶炼DC04钢的脱磷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转炉双渣法脱磷前期的最佳温度为1 320~1 355℃,前期碱度应控制为1.4~1.8,倒前期渣
<正>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36年来,各级党政领导把义务植树作为一件大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区直机关各乡镇、街道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对义务植树的组织和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中共十九大所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色发展的理念,"生态居住区"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首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
研究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全球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化疗是
动态粗粉分离器是锅炉制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参数性能直接影响着锅炉机组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课题是以计算流体动力学为基础,使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动态粗粉分
所谓的“生本”理论就是以学生为本,尤其是特指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好学和对生命的理解为本,“生本”视角下,对于学生的的舞蹈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舞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
基于GenBank中根结线虫属的核酸序列,筛选了28S(D2/D3)、18S和ITS3个不同的序列片段,利用遗传距离法和分子系统学方法评价其各自作为根结线虫条形码标记的可行性。结果显示:28S(D2/D3
中药川芎的品种和产地考证:川芎的古本草名称为“芎藭,早在南北朝四川就有栽种,以川芎为正名者最早当推金·张元素《医学启源》;芎藭宋代起药材质量均以蜀川为胜,其品种即现
本文以浙江省八大水系、五大湖泊的农业水污染生物技术的应用为基点,以八大水系和五大湖泊以外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域为落脚点。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古镇景点西塘、县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