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钏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nney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出现大量女性作家创作的叙事巨诗,这种长篇的叙事文体便是明清时期的女性弹词小说。这种闺阁弹词小说在明清时期成为一种重要的女性文学创作的现象,但在当代中国弹词研究领域,明清女性弹词文学作品《玉钏缘》研究至今尚未得到学界重视,因此本文将对明清时期的女性弹词文学遗产《玉钏缘》进行初步探究,从而达到对明清女性弹词小说所呈现的文学现象价值的肯定。本论文对《玉钏缘》的特定历史文化时期具有的特殊地域创作背景、创作动机、作者及作品版本考证以及其作品内容中所充分展示的女性幻想表达和女性留名后世的强烈愿望进行全面展开分析,同时,也对《玉钏缘》作品所呈现的艺术价值与影响给予论证,从而表明其在明清女性弹词小说文学史上的深远意义。本论文的研究重点首先放在弹词源头和流变的分析,通过对弹词流变的考证得知弹词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一种进入书斋、只供阅读、经由女性作家创作的闺秀弹词小说,通过对女性弹词小说的文体特点和性质的定位达到对《玉钏缘》这部作品的文体归类。其次,对作品版本和内容作了大致交代,并集中介绍了《玉钏缘》的作者及创作概况,通过作者在文本卷首和卷尾的“自传性”叙事,对作者传世、自娱娱人、闺中觅知音的创作动机和作品独具江南地域创作背景深入探讨。再次,《玉钏缘》如何表达女性失语后的梦幻作为本论文的核心研究。在那个整体女性失语的时代处境中,作品中作者通过女性视角真实再现女性生活,对封建社会一夫多妻制度婚姻制度下痛苦挣扎的女性进行描写,表现其对多妻制的强烈批判和对一夫一妻制的向往之情。同时作品通过对一些才女和征战沙场女豪杰的形象塑造,展现作者为女性张目的愿望和对女性的理想定位和女性价值的提高。最后,本论文也对作品中独有的女性“自传性”叙事策略,特色韵文体的语言风格、巧妙的情节设计、细腻的心理描写艺术以及庞大严谨的文体结构进行重点解析以求达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由于《玉钏缘》出自女性之手,且在文本中处处体现着为女性张目的强烈意识,在那个江南才女文化蔚为成风的环境中,作者以自己的才识在鸿篇巨制的作品中为失语且渴望与男性平等的女性呼唤出时代的最强音。同时,通过对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的分析,体现其独特文学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拓展了以往“法制小说”的思想题材框架,提出了广义或宏观的“法治小说”理念,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多种类型“法治小说”丰厚的多向度思想特色。一、主题题材的主流意
《荆溪林下偶谈》是南宋永嘉文派末期的代表人物吴子良的诗文随笔杂记类文话,其兼评诗文,论文部分范围广泛,精当有力。在书中,吴子良对《尚书》、《孟子》及韩柳欧苏到叶适等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议程、公共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的互动已经发生变化,传统的媒体议程设置理论可能不再适用。本文以PM2.5事件和孙志刚事件为例,探讨互联网用户和媒体如何通过
“三陆”即陆粲、陆采、陆延枝叔侄三人,他们为明代中后期江苏长洲人,三人在小说领域都有所成就,有《庚巳编》、《冶城客论》、《说听》等文言志怪小说流传于世。本文从三人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军“心理作战效果分析系统”和“心理作战评估格式”两个基本的评估工具,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
本文以郑樵《通志.乐略》的代表性版本为依据,从编纂、史料渊源、古乐研究、文献研究等四个方面分别作专门的讨论。围绕上述问题,本文运用文献校勘、实地调研、分析、比较等方法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将"任务"的概念引入到高职教育教学理论中,在分析任务来源和任务基本类型的基础上,将教学任务划分为
"地理可行能力"旨在通过"地理可行能力方案"探索地理教育的目的、价值和实现途径。地理可行能力方案强调地理是强有力的学科知识,视"未来3"课程为将所有学生引入强有力地理知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已是大势所趋,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是必须要弄清楚的。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有效运用需予
关于钟嵘《诗品》的研究,虽然在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过一次短暂的低谷,但不能否认自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诗品》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研究角度都呈现出日益深化与多元的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