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干预对中风后认知功能评分的影响及年龄因素分析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ishixin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石家庄市长安区内部分社区的、中风2周至6个月内的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的调查及健康教育干预指导6个月,观察中风后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轻度痴呆组两组患者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以探讨社区干预对中风后人群的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并通过统计中风后患者各年龄段的认知功能水平的分组情况,以探讨中风后人群认知功能障碍预防的最佳干预年龄以及调查人群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痴呆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1年11月份至2012年12月河北省中医院及石家庄市长安区部分社区内的居民,条件范围在脑卒中后2周至6个月、50至80岁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简短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评分分为三组:无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oCA<26并且MMSE>26/24分)(文盲组为24分);轻度痴呆组(19/17≤MMSE≤26/24)(文盲组为17、24分)。并将各组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六个月。入组病例总数为:无认知障碍组共研究29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共研究36例,轻度痴呆组共研究38例。完成六个月随访病例数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20例,其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例;轻度痴呆组20例,其中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0例。最后通过与流行病学调查及设立对照的前后测量设计相关的统计学方法及百分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轻度痴呆组各组完成6个月随访的病例前后MMSE及MoCA评分、入组病例中年龄因素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痴呆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得出社区干预对各组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并统计中风后2周至半年人群各年龄段的分组情况,以得出中风后2周至半年内人群认知功能障碍预防的最佳干预年龄以及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轻度痴呆的发生率。结果: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与轻度痴呆组前后评分对比情况通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之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与进行健康教育,按a=0.05水准,其前后的MMSE评分比较P=0.169>0.05,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有差异;其前后的MoCA评分比较P=0.049<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有差异,可以得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干预组干预后MoCA评分较高。通过对轻度痴呆组之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与进行健康教育,按a=0.05水准,其前后的MMSE评分比较P=0.024<0.05,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有差异;其前后的MoCA评分比较P=0.044<0.05,亦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有差异,可以得出轻度痴呆组其干预组干预后MMSE评分与MoCA评分均较高。2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103入组患者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35.0%,轻度痴呆发生率为36.9%。3中风后各年龄段的分组趋势:50~59岁年龄段: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占63.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占26.3%,轻度痴呆组占10.5%;60~69岁年龄段: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占28.2%,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占53.8%,轻度痴呆组占17.9%;70~80岁年龄段: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占13.3%,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占22.2%,轻度痴呆组占64.5%。50~59岁年龄段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所占比例(26.3%)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所占比例(63.2%)较大,轻度痴呆组所占比例(10.5%)较少;60~69岁年龄段主要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所占比例(53.8%)较大,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所占比例(17.9%)较小:70~80岁年龄段轻度痴呆组所占比例(64.5%)大,无认知功能障碍组所占比例(13.3%)较小。可以看出50~59岁年龄段是无认知功能障碍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并存,并且发生小部分的轻度痴呆,而认知功能障碍程度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结论:1通过对量表前后评分的比较,可以得出社区干预可以提高中风后2周至6个月人群的认知水平。2中风后2周至6个月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轻度痴呆的发生率较高,和为71.9%。3通过各年龄段的分组比较,可以得出发生中风后2周至6个月的50岁以上人群应开始进行认知功能障碍的干预措施,至少60岁以上即应开始,防止其向痴呆转化。
其他文献
地理课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除了运用地理图像、电教手段等多种媒体外,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描绘、叙述和说明也是最常用、最方便的方法,是对其他媒体的最好补充,是开发学生大脑潜能、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的重要手段。任何教学媒体都不能完全取代教学语言的功能,教学语言是教师进行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是最直接、最方便的传递信息的载体。高质量的教学语言不仅能集中学生
鄂豫边苏区,亦称鄂北苏区或襄枣宜苏区,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由活跃在鄂北的杨秀阡、程祖武等为代表的鄂豫边党的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带领鄂豫边地区的革命军民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力求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
一、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政治体制改革给党的组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促使组织工作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方法和活动方式。与以往相比,组织工作将在或已在如下三个方面发生
摘 要: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地理学科受到忽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这一现象应当得到有效解决,广大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设计素质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地理教学成效。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地理教学 教学成效    长期以来,相对于初中阶段其他学科而言,地理教学成效一直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教师的教学手段、模式和教学空间等方面也存在着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地理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物理教学适时引入物理学史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物理学史 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高中物理教学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和树立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习惯、科学世界观,引导学生认识科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所起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课堂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就有探究物理问题的积极性与能力,就有持续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物理新课程教学中不断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呢?  一、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1.设计好课堂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设计好物理
中国历史上有“曹冲称象”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借助船舷上刻画的记号,用很多的石头代替大象,产生相同的效果,再一次次地称出石头的重量,求其之和,就间接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这种“大小转化”的巧妙思维方法就是一种很好的“等量替换法”。  所谓等效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对问题中的某些因素进行变换或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