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背景下智能合约的民法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5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以来,由中本聪所发起的区块链革命迅速席卷全球,世界迎来加密时代,从最早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的出现,随后发展至金融领域、物流环节、行政管理、教育事业、现代医疗都出现区块链的身影,而在众多区块链的应用之中,智能合约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区块链进入2.0时代的重要推手。作为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近几年,智能合约在我国也迅速发展并很快渗透进多个领域,可以说智能合约的广泛应用是未来不可阻挡的一股潮流。然而,尽管智能合约在我国的实际应用蓬勃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其在法律上仍然缺少监管。智能合约继承了区块链去中心化、自动执行性、匿名性等特征,同样也未能克服这些特征给其在法律上所造成的困境。相较于在计算机、金融等领域的发展进度,智能合约的法律研究在我国仍然属于起步阶段,存在大量空白,有许多的法律法规需要进行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在民法框架内对其进行调整。就现有的民法法规来看,智能合约并不能很好地与之契合,这也是学界一直争论智能合约究竟是否具有法律上合同属性的原因。为了理清智能合约与我国民法的关系,探索智能合约在我国当下法律环境中的生存之道,本文立足于现有的民事法律规范,通过阐述智能合约的概念特点,对比其与传统合同的异同,并收集整理域外的实践经验,进而探讨智能合约与我国民事法律法规契合的可能性并对一些争议性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全文具体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本部分首先介绍了智能合约的研究背景,通过综合国际国内现有的智能合约的应用现状与立法情况,概括性地描述了智能合约的研究与讨论的发展程度,表明了目前国际上智能合约应用与立法的发展已有一定规模,而国内仍有较大差距;其次,本文分别从有助于确立智能合约的法律地位,能够规范智能合约行为与有助于鼓励交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智能合约的法学研究价值;最后,本文以可视化图谱的方式,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关于智能合约的文献,总结出目前学界对于智能合约的主流观点。第二部分为区块链下智能合约的概述。本部分主要探讨的对象包括区块链与智能合约两项。首先概述了作为智能合约基础技术的区块链的相关概念与特点,明确了优势与局限,为下文的说理提供理论依据;其次,详细介绍了在区块链诞生之前智能合约的初始概念与在区块链出现以后智能合约内涵的变化,理清智能合约的发展脉络,使读者能更好地认识智能合约以及区块链对智能合约的影响;再次,本文介绍了智能合约的特点并着重分析了其与区块链的关系,表明智能合约继承了区块链的特征,并且与区块链相互成就,不可分开讨论;最后对比了有区块链技术加持的智能合约与传统电子合同的异同,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区别对待但又可以借鉴监管经验。第三部分为智能合约所面临的民法上的问题。首先是分别从相关从业者角度和法学领域介绍了学界关于智能合约是否具备合同性质的争议,表明解决其合同属性问题,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关键;随后是谈到关于智能合约是否与诚实信用原则冲突的问题,表明智能合约与一些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存在争议;紧接着本文讨论了智能合约与一些民事具体规则间存在冲突,阐述了加快法律法规的完善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介绍国外案例来阐述在智能合约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相关的侵权的认定与救济存在困难。第四部分为域外经验。首先本部分介绍了美国各州关于智能合约较为完善立法实例;其次介绍了英国在构建智能合约法律框架与加强加密货币法律地位的努力;然后阐述了白俄罗斯作为世界首个以中央政府为加密货币进行背书的尝试;随后又介绍了印度最高法院取消印度央行关于加密货币交易的禁令;最后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域外关于重新确定智能合约定义、明确智能合约具有合同属性与适当开放数字货币市场三个方面的经验。第五部分为对智能合约带来的民法问题的应对。本部分首先是阐述了智能合约不具有去法律化的功能,其需要受到民法调整,并明确了智能合约具有合同属性;其次,通过对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性与不可篡改性的阐述,说明了智能合约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相符合,亦不影响诚信原则在相关案件中的适用;然后,针对前文所列举的智能合约与具体规则中关于要约与承诺,效力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回答,表明了智能合约可以纳入现有民法具体规则的规范之中;最后表达了智能合约上的侵权需要由法律介入才能进行认定,其救济手段以事前预防为佳并提出设立智能合约市场准入机制与配套法规、严格规范智能合约服务提供者法律责任与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三个方面建议。
其他文献
语音情感识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机交互和机器的智能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语音情感识别主要包含语音库的建立,情感特征的提取,语音特征选择,情感识别。情感特征的提取和
本翻译报告选自《单车穿越亚洲》(Across Asia on a Bicycle)汉译节选翻译实践。该文本属于游记类文本,主要讲述了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自君士坦丁堡到北京,穿越亚洲的旅程。节选为该文本的第一章节,主要介绍两位作者在亚洲土耳其经历的风土人情。节选部分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说明为辅,其中涉及大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语言风格幽默且讽刺。通过对原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需解决专有名词的
海工装备重装拖曳系统广泛应用于声呐拖曳、海洋勘探等领域,海上进行拖曳系统相关试验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受海况影响,海上试验不利于长时间进行和反复验证;与海上试验相比,陆上试验室通过负载模拟加载系统对拖曳系统进行试验,具有风险可控、重复性好、成本低等优点。本文采用理论分析、软件仿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前期海上试验的数据为基础和准则,探究拖曳系统振动特性和负载特性,提出了陆上拖曳负载模拟系
类电磁机制(Electromagnetism-like mechanism,EM)算法是由S.I.Birbil和S.C.Fang于2003年提出的一种智能优化算法。其优化思想是模拟电磁场中带电粒子之间的吸引-排斥机制,寻
我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但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和反调节特性,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之我国用电负荷高峰的逐年增长和峰谷差的不断拉大,系统的
背景和目的:随着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研究的逐渐深入,治疗方式越来越多,其中手术治疗在有症状的POP患者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网片因其可增加盆底薄弱组织的支持力,提高POP手术的解剖结构治愈率,在POP手术中被广泛采用。但随着网片相关并发症等不良事件报道逐年增加,美国FDA不再推荐在经阴道POP修补术中使用网片,但国内经阴道网片植入术使用率似乎并未降低
拟南芥BAK1是一个多功能受体激酶,在多条信号通路如BR信号、植物先天免疫、细胞死亡及生长发育等路径中发挥重要功能。对其激酶活性及磷酸化位点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揭示BAK1
目的:通过对比金津、玉液点刺放血与冷刺激疗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差异,对二者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寻求更为便捷、高效的治疗方法,并为其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中风病急性期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予基础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中风病的常规治疗、针灸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金津、玉液
现阶段,三农问题仍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农村经济作为整个国家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金融这一重要因素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就要探究当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背景下,以天津市为例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文章首先对有代表
锂硫电池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二次电池,它的理论比容量高达1672 mAh/g,同时它还具备价格低廉、环保无污染等诸多优点。尽管如此,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始终面临着硫正极的电导率低、体积膨胀、穿梭效应等难题。为了克服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所遇到的困难,本论文基于锂硫电池正极的碳基体设计,制备了新型硫/碳复合正极材料。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1)以碳纳米管球为碳基体,通过155℃加热熔融法载硫制备得碳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