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政治演讲语篇分析——以奥巴马2016年国情咨文为例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ter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演说旨在针对国家内政事务和外交关系表明立场,阐明主张,它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国情咨文作为美国政府的施政纲领,是政治演说的典型代表,国情咨文涉及总统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态度、立场,以及政府将要采取的政策和措施。评价理论由马丁等学者提出,是对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的补充和发展。在公共演说特别是政治演说中,演讲者通过运用评价资源表明对他人和事物的态度,以及态度和介入的程度。评价理论分为三个系统,分别是态度,介入和级差,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新闻、政治演说和广告中。  本研究以2016年奥巴马发表的国情咨文作为语料,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评价理论视角下,试图探究不同评价资源的分布和频率并揭示总统奥巴马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评价资源消除分歧、传递积极信息,重塑民众信心以及团结民众最终实现政治意图。  通过统计数据和对所选演说的全面分析,本研究发现,在评价理论三大系统中,与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相比,语料中态度资源的运用最多。奥巴马总统运用态度资源表达自己的情感、判定和鉴赏。通过分析讨论,态度系统中的判断资源占最大比例,鉴赏资源出现频率最小。判断资源主要用来赞美美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展现美国政府的能力和成就。至于介入系统,对话缩约的数量远超对话扩展,其中总统奥巴马最擅长运用否定策略来显示总统权威和地位以及对特定事务阐明观点立场。关于对话扩展,总统奥巴马运用引发策略更多,为其他观点留出了空间,有助于团结那些持不同观点的民众。就级差系统而言,语势策略远远高出聚焦策略。奥巴马总统通过语势资源加强态度和介入的强烈程度,使演讲更加客观。  通过运用评价资源,奥巴马总统在2016年国情咨文中实现了以下三个目的。第一,操控民众的情感和态度。第二,联盟听众,消除分歧,实现团结。第三,构建一个更加团结的美国政治圈和更和谐的社会。  本研究对政治演说的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不仅再次验证和丰富了评价理论,而且使听众对政治演说有一个更透彻的理解并且学会如何运用评价资源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除此之外,研究结果为语言教学和政治语篇翻译提供了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凭借计算机网络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应用问题引起语言学界专家的关注,特别是语码转换成为语言学
作为最古老的文学形式和最完美的抒情艺术的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最密切.因为诗行结构具有组成诗歌音乐美的两大要素—节奏和谐音.诗歌的这种音乐性既能给人以感觉上的愉悦,又可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作者认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源于多种因素,但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及心理是最主要的因素。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民族文
该论文探讨大学英语的语篇写作教学.写作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技能之一.但如何在写作中娴熟地运用衔接、连贯等语篇手段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研究意义在于:1.帮助学生提高写
本文重点探讨英语中的it-外置结构,在该结构中因为外置的原因而启用了无语义实质内容的虚代词it,具体的例子如下:  (1)a.It is surprising that John went to London.  b.I
在传统译论中,译者所扮演的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必须对原作者亦步亦趋,他的任务就是将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丝毫不差的在译作中表现出来。后现代主义关于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
语言学家们认为模糊限制语是用来修饰限定某一语言成分的,在语言交际中,使用模糊限制语会使语言交际更加灵活,更容易达到交际目的。  灾难性新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