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提升流动务工人员自我服务意识的实践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ch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自组织在社区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角色,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改善社区公共环境、维护居民切身利益、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流动人口自组织除了实现以上功能之外,还能使得流动人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又能回应该群体自身需求,达到构建和谐美好社区的目的。在本文研究中,W社区的流动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面对种种不适应的问题,其中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问题较为突出,反映出流动人口服务完全依靠于外力回应他们的需求不现实,也不可行。所以面对陌生环境,以及共同生活的问题,他们需要自我组织,并自我服务,以此更好地适应在城市生活。然而笔者实习的M机构服务的侧重点一直是关注如何组织骨干的挖掘等议题,而自我服务意识的提升却常常被忽视,导致对于流动务工人员服务未取得更大的突破。组织成员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一定的互助,那么社工所费力组织起来的社区社会组织难以为继。本实践研究针对W社区流动务工人员通过M机构社工组织起来后紧扣自我服务意识提升的议题开展为期六个月的服务及九次小组,围绕什么是自我服务、如何使得流动人口更好的自我服务、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等议题进行专业介入。通过小组及社区活动,本实践研究发现运用小组工作可以在提升自我服务意识上发挥作用。这个作用在于社工可以在通过运用问卷、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评估到研究对象普遍自我服务的意识薄弱、对于诉求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及平台、流动务工人员能力及自信不足等问题,在了解到这些问题及需求之后,笔者运用赋权理论及群体动力学理论,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对9名组员进行干预,整个过程依据自我服务意识的三个内容进行介入:第一,对于社区活动信息获取的及时性、主动性和途径的介入;第二,对于各种事务的完成,如解决自己精神文化需求的完成;第三,更高层次能力的锻炼,如在自组织中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的锻炼与提升。小组结束后对组员进行评估,发现小组工作能够提升流动务工人员的自我服务意识,让其在活动中学习如何在社区中表达自己需求,找到途径及平台满足自己的需求,鼓励组员更加主动的参与社区事务,推动组员之间互助,把助人自助的理念传递到组员之间,让他们影响更多的流动职工进行改变。
其他文献
国家经济腾飞的背后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崛起,更是一个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家庭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且投入市场的资金也随之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源泉”,让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具有多元性,因此有鉴于当代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本文仅以互联网使用与金融素养作为关键因子,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以Probit和Tobit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速裁程序。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速裁程序实质上是独立于普通程序以及简易程序的第一审程序。综观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时期的研究,对于《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刑事速裁程序的实证研究较少。笔者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契机,以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地区D市的运行情况为研究样本,总结D市在《刑
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疑难案件的释法说理,要求裁判文书逻辑有条理、语言规范、适当应用说理技巧增强说服力。由于疑难案件多样化的成因决定了案件具有复杂的特质,长期以来,法院采用司法三段论的手段开展裁判文书说理工作,但司法三段论的局限性削弱了疑难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效果。与传统的司法三段论相比,法律语境下的语用论辩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层层递进的论证可以增强判决结果的说服力,符合现阶段对裁判
自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和地方在保证各自收入目标完成的情况下,我国的税收收入开始快速增长。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指出我国经济增长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放缓势必会导致税源增长的变缓;与此同时,自2008年以来我国开始迈入减税降费的时代,税负的降低会进一步削减税收收入。在税收收入目标的压力下,我国开始频频出现违规预征、虚收空转、税收混库、违反优惠政策规定的竞争性引税、借款缴税等一系列不利
本文主要对保险人在核保环节中使用基因信息的行为正当性进行证成,并对该利用行为提出基本的制度设计构想。首先,本文在第一部分对相关基本概念及政策与实践环境进行明晰。在基本概念上,本文所探讨之“基因信息”为“通过基因检测技术获取的、能够反映个体疾病倾向性或预测死亡风险的信息”。同时,鉴于基因信息对不同类别的商业性人身保险具有不同程度的利用价值,本文将拟重点探讨的商业人身保险限缩为人寿保险及长期健康保险;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学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近年来将影视作品作为材料进行教学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并将其带到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去。外国学生们学习汉语不仅要学习语音、词汇、语法,中国文化的学习也很重要。中文影视作品中蕴含了大量真实的场景、对白以及文化内涵,在精彩的剧情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汉语教学的效果。鉴于影视作品在汉语文化教学中发挥的优势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于污染环境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具有起诉主体资格的组织或检察机关等可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228条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解释规定面对同一环境侵害的行为,具有起诉主体资格的组织等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不影响权益受到损害的私主体提起相应的私益诉讼的权利,即面对同一环境侵害的行为引发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关系时,我国采取“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推进与发展,孟加拉国作为“中印孟缅”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一环,与中国在友好邦交的历史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在当代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孔子学院(课堂)先后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设立,吸引着大量孟加拉国人参与到学习汉语的“热潮”中来,更有一批又一批孟加拉国学生走上去中国留学、中国汉语教师前往孟加拉国教授汉语的交流之道。在此时代背景下,对孔子学院的教师来说,如
创新作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一直备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近日,“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并明确要求,要坚持创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这是因为我国无论从宏观规划或是实际情况上来看,都需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我国政府不断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金融扶持等政策推动企业创新,因此影响企业创新的因子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伴随着社会网络研究的开展,关系网络的资源
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全球经济的灾难性打击,让各国意识到各自为营的微观审慎监管思想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性风险,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迫在眉睫,各界把目光聚集到了缓解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和顺周期性问题上。《巴塞尔协议Ⅲ》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和逆向监管机制为各国监管当局送来一味良药,促使银行关注自己的资本数量和质量,调整信贷结构,降低商业银行顺周期性效应,平稳周期波动,实现宏观审慎目标。我国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