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案件裁判论证的语用论辩学分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im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疑难案件的释法说理,要求裁判文书逻辑有条理、语言规范、适当应用说理技巧增强说服力。由于疑难案件多样化的成因决定了案件具有复杂的特质,长期以来,法院采用司法三段论的手段开展裁判文书说理工作,但司法三段论的局限性削弱了疑难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效果。与传统的司法三段论相比,法律语境下的语用论辩学理论更具有实用性和灵活性,层层递进的论证可以增强判决结果的说服力,符合现阶段对裁判文书的说理要求,因此有必要借助该理论工具提高疑难案件说理效果。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司法裁判中的疑难案件。首先,对“疑难案件”的界定进行详细分析,借鉴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对该概念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哈特、德沃金、沈宗灵、刘星等人的观点;其次,介绍了疑难案件的四个主要类型,即法律模糊型、法律冲突型、法律漏洞型、法律正当性背离型;最后,分别从法律体系结构、法律推理结构、价值取向、立法效率四个具有代表性的方面深入剖析了产生疑难案件的原因。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语用论辩学理论。首先介绍在语用论辩学理论框架下批判性讨论模型将整个论辩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特定目标,在所有阶段都需要遵守批判性讨论十大规则。其次探讨了对论证的分析就是对批判性讨论的重构,即把与意见分歧相关的话语元素纳入重构中,这关涉以下几个基础性问题:确定讨论角色的分配;梳理意见分歧的类型;明确讨论的出发点;审视论点;选择运用恰当的论证结构、论证图示。另外还阐述了论辩的合理性与实效性也是值得关注的,均衡二者需要使用策略操控。最后表明语用论辩学理论与疑难案件裁判论证是有逻辑关联的,裁判文书说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论辩,经过法律术语的转换是可以将语用论辩学理论用于裁判说理论证的,并且语用论辩学理论在裁判文书写作中的运用能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从而提高裁判文书可接受度。第三部分,详细论述了法律要素如何通过语用论辩学的理论工具进行转换,研究语用论辩学理论在疑难案件裁决论证中的应用路径。首先阐述了法官在批判性讨论模型中所充当的角色以及所肩负的任务,旨在确保诉讼纠纷能逐步分阶段得到解决。按照语用论辩学理论对意见分歧类型的划分,区分了不同诉讼程序中意见分歧的分类,通常情况下疑难案件中当事人之间的意见分歧至始至终都是混合的,但法官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意见分歧会因诉讼程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梳理诉讼中各方的意见分歧有助于明确待解决的争议焦点。其次,还阐释了多个裁决疑难案件的论辩模式,这些论辩模式是语用论辩学理论在法律语境下的转换,有针对性的解决疑难案件裁判论证难题。同时,也介绍了估量和平衡的论辩模式,使得法官对各方利益平衡、价值选择等抽象思维过程得以具体化,帮助法官抉择出最合适的法律条款。语用论辩学提供的是一种理论工具,具体应用时仍需结合我国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等相关的法理论加以分析。
其他文献
预算偏离是政府决算收支与预算收支之间的差异。由于各种原因,在预算和决算之间出现的差异常常被视为正常现象,但是过高的预算偏离度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分税制”改革之后,地方政府留存的税收变少,但同时要承担较多的事权,这导致我国预算偏离状况一直居高不下。在财政制度不够完善,法制建设还处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各级政府为了地区发展对财政收支施加控制,使预决算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追求增速
近年来互联网消费信贷业务快速增长,但同时由于信贷业务的特殊性,存在数据不平衡问题,并且目前的相关研究普遍将违约预测作为二分类问题,仍需进一步细化。此外,目前研究中模型评价方式仅考虑模型预测的准确性指标,少有研究考虑实际财务成本。因此,目前研究离实际业务存在一定的距离,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本文获取了2个数据集,分别含有39927个和7275个样本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违约情况。其中,数据集1用于建模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断成熟,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并购重组不断提升自身资源配置,实现跨越式发展或外延发展,伴随并购重组的发生频率同样增加的,是在重组过程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事件概率。业绩补偿协议具有信号作用,且会降低信息不对称、促进交易成功,向收购方以及外界传递标的公司未来发展状况良好的信号。但签订业绩补偿承诺之后,标的方和承诺方会在承诺期内背负业绩压力,并会对企业的创新研发投入水平造成影
船舶司法出售作为一项在海事请求人的申请下启动的,法院(在我国为海事法院)为实现请求权人的合法债权,或为执行生效的法律文书而将案件所涉船舶进行扣押及拍卖的程序,其是在海事诉讼过程中通过司法实践经验的积累,结合商业拍卖等其他拍卖类型共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制度。随着航运贸易的发展以及经贸往来的繁荣,船舶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该制度的价值也得到重视。然而从国际角度出发,船舶司法出售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课题,特别
目前中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企业作为衔接国家与个人的微观主体,其发展决定了社会的活力,企业的投资效率作为评判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何优化企业投资行为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方向,但是目前我国更多地关注外部环境及内部治理等“硬约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而缺乏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业绩压力等“软约束”的研究。因此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及其衍生理论,构建了业绩压力与企业投资效率的逻辑框架,将业绩压力按
以物抵债不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是自实践中发展而来的。近几年以物抵债纠纷案件数量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对此却无规制,实务中多用学说观点进行裁判,但理论上对以物抵债协议的性质与效力认定也观点不一,无法给司法实践很好地指导,导致该问题呈纷繁复杂、眼花缭乱之势。本文以实务案例为出发点,通过对该类案件的裁判进行整理、分析、比对,结合理论学说,以求能够厘清该协议的性质与效力问题。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要
2001年9月21日,我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正式成立,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截至2020年末,开放式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7万亿,成为我国投资者资产配置的重要品种之一。然而,近几年基金市场中却一直存在“基金赚钱而投资者亏钱”的异象,此外FOF基金和投顾业务的发展也对机构投资者的基金投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检验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是否能够通过基金投资获得超额收益有重要意义。学界对于这一问题也尚
股票价格波动性不仅是市场主体在投资决策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点考虑指标,还是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股票价格波动性的研究指标选取主要集中在企业特性上,鲜有涉及企业间社会网络关系,故本文选择从股东关联网络这一视角展开对股票价格波动性的研究。本文将沪深300及中证500指数成分股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基于时变空间权重矩阵的动态
国家经济腾飞的背后往往是一个时代的崛起,更是一个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家庭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且投入市场的资金也随之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源泉”,让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具有多元性,因此有鉴于当代互联网信息的高速发展,本文仅以互联网使用与金融素养作为关键因子,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以Probit和Tobit
2018年10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增设了速裁程序。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速裁程序实质上是独立于普通程序以及简易程序的第一审程序。综观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多数集中于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时期的研究,对于《刑事诉讼法》修改之后刑事速裁程序的实证研究较少。笔者以《刑事诉讼法》修改为契机,以刑事速裁程序试点地区D市的运行情况为研究样本,总结D市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