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介素-12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an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介素-12是否具有抑制因碱烧伤引起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共纳入大鼠52只,其中48只通过碱烧伤的方法建立新生血管大鼠模型,按干预因素不同分为1)第1组(空白组,n=4),未进行碱烧伤和滴眼液处理;2)第2组(对照组,n=16),予灭菌生理盐水滴眼液滴眼;3)第3组(实验组,n=16),予浓度为2.5u/ml的白介素-12滴眼液滴眼;和4)第4组(实验组,n=16),予浓度为5u/ml的白介素-12滴眼液滴眼。分别在干预后第 3 天(D3)、第 5 天(D5)、第 7 天(D7)、第 10 天(D10)、第 14 天(D14)进行裂隙灯拍照,评估角膜混浊程度、计算角膜新生血管的长度和面积。并进一步对D7和D14的大鼠,摘取眼球后,一方面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后观察每组角膜组织形态的变化(每组n=4);另一方面剪取角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IFN-γ和趋化因子CXCL10、CXCL9的基因表达量,以及通过Western-Blot检测IFN-γ和CXCL10蛋白的表达量(每组n=12)。结果:通过裂隙灯下拍照观察和分析,实验组大鼠在D5开始角膜混浊水肿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两实验组间的角膜混浊水肿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角膜缘新生血管生长的速度从D3开始减缓(P<0.05),其面积在D7和D14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实验组比较发现,实验组4的新生血管长度和面积在D7小于实验组3(P<0.05),但对其抑制的差异在D14消失(P>0.05)。在组织形态上,两实验组新生血管数目在D7和D14均少于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发现四组大鼠的CXCL9、CXCL10和IFN-γ主要表达于角膜上皮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及实验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qPCR 和 Western-Blot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 CXCL9、CXCL10 和 IFN-γ在不同IL-12浓度干预下以及不同新生血管的生长时期中与对照组相比其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L-12对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的作用,高浓度的抑制作用在早期明显大于低浓度,但推测长期局部使用两者的效果趋向一致。白介素-12可能通过调控IFN-γ、CXCL10和CXCL9的表达水平对角膜新生血管产生抑制的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目前,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已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老年人自身的机体功能减退,脑卒中的发病概率会逐渐增高;而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健康,比如吸烟、饮食不规律、肥胖、过量饮酒等原因,脑卒中在中年甚至青年人中的发病率也在上升。卒中发生后,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各种肢体运动障碍。其中,上肢的运动障碍,会影响到患者如穿衣、刷牙、吃饭等精细活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更大的负面影响,也会增大家属的负担。随着脑卒中患者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累及约3亿人群的重大慢性病。由于社会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改变等原因,高血压发病率仍在不断增长,我国每年新增约1,000万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病变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血管并发症,包括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卒中、心血管事件、以及微血管病变引起的肾脏和视网膜损害是高血压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与血压正常者相比,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增加3-4倍,心肌梗死、心力
研究背景和目的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20%~40%的IgAN病人在10~20年会逐渐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最终需长期肾脏替代治疗。如何早期甄别高进展风险的IgAN病人,对其进行积极干预治疗,延缓其进展至ESRD,是目前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传统的临床指标如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蛋白尿、高血压在预测IgAN进展
研究背景:脑卒中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和缺血性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大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脑卒中发生后,约70%~80%的幸存者残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接近一半患者甚至失去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给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卒中幸存者中,约55%~75%遗留肢体运动障碍,上肢障碍占到其中的80%以上,并且其中只有约三成的患者能实现上肢运动
第一章研究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的一种常见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和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OP)是手术治疗的“金标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出现了多种新的手术方式,并应用于大体积BPH治疗上。其中经尿道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TUAEP)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针对许多大前列腺的研究将前列腺体积选择在60ml以上,对80ml甚至是100g以上的更大前列腺体积的腔内手术治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可引起手足口病、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并发症如脑膜炎、脑干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对EV71引发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理进行研究,对控制手足口病的流行、预防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波形蛋白(Vimentin)确认为EV71的吸附受体。NF-κB信号通路在宿主抵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Vi
背景细胞疗法是目前全球医药卫生的第四大治疗支柱,其对于再生医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生医学的目的在于替代或再生细胞、组织以及器官以达到恢复或建立正常功能的作用。近20多年来,以细胞为基础的疗法已成功制造出多种产品用于临床治疗,然而仅局限于某些特定器官组织。毛囊作为人体内大量丰富存在的微型器官,其形态发生收到上皮成分和真皮成分的相互作用调控,进行有节律的周期变化,目前是再生医学中的热点研究领域
研究背景和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s,IUA)是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理基础是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修复障碍,子宫内膜上皮被纤维组织替代,最终发生纤维化导致粘连形成。胶原过度沉积是IUA纤维化发生的关键,但关于胶原合成的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前期研究通过IUA患者子宫内膜组织进行全基因测序发现Foxf2、Smad6与COL5A2异常表达,且通过启动子分析
研究背景:近年来,乳腺癌发展为世界女性肿瘤第一位,占女性肿瘤发病率的24.2%。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居于首位,对女性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乳腺癌防治需提高早期诊断比例,从而改善总体预后。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由于各种原因从原发肿瘤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CTCs在血液系统中循环,而后到达目的地就像原发肿瘤上脱落的种子一样种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对学生今后学习、成长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需要从沟通方式、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和创新。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随后从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科学制订班级公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运用多面综合评价四个层面出发,去分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