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组织水平,研究蛋白BAG-1在人类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BAG-1与肝癌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2.在细胞水平,研究BAG-1在不同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BAG-1介导化疗药物多柔比星的耐药性及其机制、BAG-1对肝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及增值能力的影响。方法1.在组织水平,选取8对肝癌以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blot检测BAG-1在肝癌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选取65例不同病理分级、转移程度、年龄阶段、肿瘤大小、AFP表达情况、乙肝表面抗原表达情况、肝硬化情况的肝细胞肝癌组织标本切片。其中高分化组18例、中分化组27例、低分化组20例:有远处转移组13例、无远处转移组52例;年龄≤45岁组20例、>45岁组45例;肿瘤≤5厘米组43例、>5厘米组22例;AFP≤50ng/ml组32例、AFP>50ng/ml组3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53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组12例;肝硬化组34例、无肝硬化组31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AG-1的表达情况,并利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2.在细胞水平,选取不同肝癌以及正常肝细胞系,采用Westernblot、 CCK-8、SiRNA、免疫荧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血清饥饿释放、细胞流式、TUNEL等技术明确不同肝癌细胞系BAG-1的表达情况、多柔比星作用后BAG-1以及NF-κB的变化、干扰BAG-1后NF-κB的活化情况以及细胞增值能力的变化和对多柔比星的耐受变化。结果1.组织水平Westernblot显示在8对肝癌与癌旁组织中,核中表达的BAG亚型BAG-1L明显高表达于肿瘤组织中。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肝细胞肝癌中,核中表达的BAG-1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01),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核中表达的BAG-1与肝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有相关性:患者的核表达BAG-1越高,其预后越差(P=0.004),并且核中表达的BAG-1可以作为影响肝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2.细胞水平发现BAG-1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株中的表达:BAG-1高表达的肝癌细胞株更能耐受多柔比星的毒性作用;BAG-1在多柔化星刺激下发生降解,但这种降解是非泛素化依赖的;多柔比星可以刺激活化NF-κB的活性,且这种作用受到BAG-1的调控;干扰BAG-1的表达或NF-κB的活性后,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受性明显下调;干扰BAG-1表达后,肝癌细胞株的细胞周期收到明显的抑制。结论1.BAG-1在肝癌组织中调节失常,核中表达的BAG-1与肝癌患者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提示BAG-1的表达可作为肝癌预后的指标之一。2.BAG-1介导肝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耐药机制与激活NF-κB有关,BAG-1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