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属于r-对策昆虫,单食性,只取食水稻和普通野生稻,是一种严重危害水稻的迁飞性害虫。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南方水稻栽培制度的变化,北方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以及化学农药不合理使用等多种因素,褐飞虱种群呈现不断暴发的趋势。加之近百年来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降雨时空相应变化,洪涝旱灾等异常天气对褐飞虱爆发产生极重要影响,然而至今国内外对水分胁迫影响褐飞虱的研究尚少。本实验用24h内刚羽化的褐飞虱短翅雌成虫取食经15%浓度PEG6000处理的和未经处理的水稻,并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研究褐飞虱受水分胁迫后基因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了验证。具体结果如下:1.转录组测序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以FDR≤0.05且p-value≤0.05为阈值时,取食经水分胁迫水稻后的褐飞虱,与对照组相比,得到的表达显著性差异基因有23个,其中上调的有18个,下调的有5个;表达显著性差异转录本有1331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712个,表达下调的有619个。以p-value≤0.05为阈值时,得到表达显著性差异基因197个,其中上调的158个,下调的39个;表达显著性差异转录本有2850个,其中上调的1555个,下调的1295个。2. GO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显著性富集GO terms共有45个,其中受水分胁迫后显著上调的GO terms有38个,显著下调的GO terms有42个。而代谢过程、单一生物过程、细胞、催化活性和结合等五个GO terms上调的幅度较大;免疫系统、胞外区、细胞器、突触、结构分子活性和分子转化器活性等六个GO terms下调的幅度较大。3. Pathway显著性富集分析结果受水分胁迫的显著性富集代谢通路一共有179条,涉及到的差异显著性表达转录本共622个。差异表达基因排前21位的代谢通路有:剪接体、细胞周期、mRNA监控通路、背腹轴的形成、磷酸酰肌醇信号系统、RNA降解、溶酶体、轴突导向、磷酸肌醇代谢、RNA转运、长时程增强、氨酰-tRNA合成、氧化磷酸化、内吞作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过程、真核生物核糖体生成、钙信号转导通路、氨基糖和核苷酸代谢与赖氨酸降解。而参与糖类、脂类、蛋白质、取食和水分代谢有关的途径有39条。4.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在随机选取20个差异显著性表达的基因进行检测后,其中有16个基因的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相一致,经t测验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完全可信。在将褐飞虱取食水分胁迫水稻24h、48h与72h的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后,取食72h水分胁迫水稻的褐飞虱样本定量验证结果与24h和48h的差异较大,经t测验达极显著水平,而24h与48h的样本无显著性差异。综上,通过对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差异分析,本研究得到了在15%PEG水分胁迫条件下褐飞虱差异显著性表达的基因23个,差异显著性表达的转录本1331个,富集GO terms45个及富集通路179条;并经实时荧光定量验证表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完全可信。同时经实时荧光定量试验表明,显著表达基因的实际时效约为2d。该项研究为揭示褐飞虱响应水分胁迫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