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合物:合成、性能及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841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发现至今,以其独特的物化特性,重要的基础研究意义及潜在的应用价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碳纳米管的难溶性和不易加工性,使得碳纳米管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对碳纳米管进行接枝改性成为碳纳米管应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通过Grafting-From方法和Grafting-To方法合成了不同聚合物接枝的碳纳米管,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热重分析(TGA)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表征了碳纳米管的接枝情况,并研究了接枝聚合物的碳纳米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和它的玻璃化转变动力学行为。 采用Grafting-To方法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和超支化分子(H20)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聚合物平均接枝量为0.19±0.04mmol/g。该接枝聚合物碳纳米管作为负极用到锂离子电池中时表现出优异的锂电性能。MWNT-H20首次嵌锂容量为410mAh/g,对应组成为Li11C6,并且其嵌入脱嵌比(Cde/Cins)是所有样品中最高的。研究接枝碳纳米管的锂电池循环性能发现,MWNT-PEG350和MWNT-PEG2000的循环性能都很差,MWNT-PEG350的嵌锂容量每次循环便降低2-3mAh/g。而MWNT-H20从第5次循环开始嵌锂容量就保持在290mAh/g(Li0.8C6),相比MWNT和MWNT-COOH分别提高了30%和17%。 采用Grafting-From方法将聚四氢呋喃接枝到碳纳米管表面,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聚合物的接枝量约为33%。研究这种聚合物接枝碳纳米管的玻璃化转变动力学发现这种接枝在碳纳米管表面的聚合物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与常规聚合物有所不同。随着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升温速率的升高,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反而降低,由10℃/min下的-22℃降至40℃/min的-65℃,50℃/min的-90℃。 1
其他文献
钴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磁、催化性能及六边形密堆积的晶体结构,在高密度磁记录、磁分离、磁流体、传感器、生物医药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材料的电磁性
本文合成并表征了未见文献报道的两个系列(系列Ⅰ,以2-乙酰基环己酮为母体;系列Ⅱ,以2-苯甲酰基环己酮为母体)十个新的β-酮胺配体(L1-L10)及相应的两个系列十个新型双-(β-酮胺
初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通常会以让学生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然而部分数学教师会发现一种情况,即有时自己给学生教授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却根本学不进去,学生无法吸收教师教授的数学知识成为数学教学的瓶颈。这种情况意味着教师要换一个角度开展数学教学,只有突破这个瓶颈,教师的数学教学效率才能提高。教师可以从数学价值的角度改变教学的思路,如果数学教师能从数学教学的价值这个角度提高
超分子化学是当代化学领域的前言学科,作为第三代主体分子的杯芳烃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进一步揭示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分子识别机理和组装规律,本文合成了一系
2014年5月30日在Reel芮欧百货举行了“艺想天开”现代艺术展。该展览由芮欧百货与上海香格纳画廊联合举办,汇集了超过20件国内知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施勇的《我们不想停
自LLSV①对美国上市公司控制人进行追溯式的分析后,发现被誉为进行公司治理开创性研究的Berle-Means(1932)所推崇股权分散的经营范式被更多股权集中的现实状况所代替。至此,
本论文共合成了7个含不同配体、不同中心金属的芳氧基稀土(II)配合物、桥联双芳氧基镱(II)配合物和6个桥联双氨基稀土配合物,对它们进行了红外、核磁和元素分析等表征,并对其中
本论文利用窄分子量分布的聚氧化乙烯,研究其在硅片上的单层薄膜结晶样品的物理结构和形成机理。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增厚和图案研究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M)n=5000g/mol的聚氧化
我局机关党建工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凝聚力量促发展为目标,以党建工作《条例》为准则,以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载体,以党建目标管理为动力
自从1849年frankland首次合成了第一个有机锡化合物Et2SnI2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有机锡化合物的研究,1862年Caheurs合成了有机锡化合物(CH3)2SnI2·NH3和(CH3)2SnI2·2C6H5NH2,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