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抗扰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chen91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海洋工程的发展,动力定位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海洋平台和船舶上,由于船舶作业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对定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舶的定位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力定位系统所采用的控制方法。由于水面船舶所受的干扰较强以及船舶模型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传统的动力定位控制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寻找一种能够抵抗干扰,并且控制器的设计不依赖于船舶精确模型的控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自抗扰控制具有上述特点,因此,本文研究基于自抗扰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控制问题。首先,建立了船舶和风、浪、流的数学模型。基于MMG建模机理建立了适合于动力定位系统的水面船舶三自由度数学模型,并且对海洋环境中的风、浪、流进行了数学建模,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所建立船舶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建立的船舶模型和风、浪、流模型为后续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其次,深入研究了自抗扰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自抗扰控制器的结构,并且对它的各个组成部分——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讨论了输出信号中所带噪声对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影响,设计了带有滤波功能的扩张状态观测器。改进后的观测器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噪声对扩张状态观测器估计效果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基于自抗扰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方法。在动力定位的背景下,根据船舶模型的阶数和对自抗扰控制方法的研究,设计了船舶动力定位自抗扰控制器,在自抗扰控制器中采用带有滤波功能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同时,针对自抗扰控制器中非线性反馈控制律参数较难整定问题,采用模糊控制器对其参数进行整定。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糊自抗扰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算法,重点探讨了自抗扰控制算法在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且对本文所设计的控制器做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血氧饱和度的准确测量对于病人呼吸功能监测非常重要。基于这种原因,本文设计了一款血氧饱和度检测模块,该模块能对人体血氧饱和度进行连续测量。   当前血氧饱和度检测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身份验证可以说无处不在,并且与日俱增。而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生物特征是人的内在属性,因此成为身份验证的最理想依据。人脸识别与指纹、声音
电网的高效、低碳、安全运行一直是推动电力系统发展的核心动力,由于发输配整个电力系统通常是按峰荷来设计的,平均利用率均不高。智能电网具有“低碳、高效、安全、互动、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陆地上资源的快速消耗,能源与资源问题日趋尖锐。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向海洋。但是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多变,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起来的船舶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面临着从传统的交互方式向感知型和友好型交互方式的发展。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方式具有自然性、直观性、语义丰富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手语翻译、机器人控制、体感游戏以及康复系统等领域。本文采用特征融合分别对静态和动态手势识别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手势识别中常用的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的原理、各种算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和实验验证,为手势识别研究
学位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WSN)技术的发展,WSN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WSN节点一般都采用能量有限的干电池进行供电,严重束缚了WSN的生存周期,生存
超空泡水下高速航行体利用其周围产生的空泡达到减小阻力的目的,进而实现水下超高速航行。超空泡技术的研究对于水下高速航行体的研制具有重大影响,同时对于海军装备的研发具有
随着无线网络用户和网络通讯需求的增加,网络上拥塞现象的发生愈发频繁,而如何保证网络上的数据流稳定、安全的传输成为研究学者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有线网络中保证网络间
遥操作机器人是机器人学科的一个分支,由于它能够完成人类自身不能完成或不容易完成的工作,如在危险环境和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所以在核辐射环境、星际未知环境探索、侦察、医疗
IEC61850标准作为当前最新最权威的国际通信标准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标准最终的理念是实现“一个世界、一种技术、一个标准”。变电站从传统型向数字型转变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通信技术。IEC61850标准的推出以及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对变电站早日实现数字化,以及解决不同厂家生产的智能电子设备互换、互操作性具有极大意义。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研究IEC61850标准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这将会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