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增材制造TC4热处理组织结构与拉伸性能的演变规律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ink_x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航空领域目前对零部件的服役要求越发严格,除了安全性、使用寿命外,结构一体化以及轻量化也成为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传统的焊接、铆接、锻造等不能直接生产出满足条件的结构件,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弥补了传统工艺的缺点,可实现复杂结构件的一体化生产,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迅速。钛合金作为强度高的轻质合金,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相结合,为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研究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结构件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课题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制备TC4成形件,并采用八组不同的热处理工艺,通过OM、SEM、TEM、EBSD以及拉伸等手段研究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沉积态试样由贯穿多个沉积层呈外延生长的粗大的原始β柱状晶构成,晶粒内部主要是精细的针状α’马氏体,水平沉积方向试样的抗拉强度比竖直方向高29.04%,断后伸长率比竖直方向低64.71%,各向异性明显;在HT1-HT6的退火处理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组织变化明显,由最初的网篮组织变为魏氏组织,经过统计得到片层厚度,其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依次增大,从HT1的0.752 μm增加到HT6的3.802 μm,在HT4-HT6热处理中,随退火温度升高,魏氏组织体积分数增多,从80.556%增加到88.095%,α集束尺寸增大,从58.911 μm增加到66.086μm;HT7固溶时效热处理后组织中出现蟹爪状α相,平均片层厚度0.878μm,HT8双重退火中块状α相增多,平均片层厚度1.790 μm;在可形成α/β界面相条件下,温度越高,α/β界面相越光滑平直;元素在不同的相中出现偏聚,β相富集元素V和Fe,α相、α/β界面相富集元素Al和Ti。在沉积态以及HT1-HT6七组试样中,试样的强度随平均片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水平方向室温拉伸试样中,沉积态试样的平均抗拉强度最高,达到1127.4 MPa,精细的针状α’马氏体易造成位错塞积,提高强度;HT8热处理状态下的平均断后伸长率最好,为13.8%,这是因为等轴α增加滑移变形能力,增加了塑性;沉积态、HT1、HT5-HT7拉伸试样属于韧脆混合断裂,HT2-HT4以及HT8拉伸属于塑性断裂。400℃拉伸试样中,沉积态的平均抗拉强度值795.53 MPa为最高的抗拉强度,HT8平均断后伸长率最好,达到12.75%。水平方向试样的400℃拉伸,沉积态、HT5-HT7拉伸试样属于韧脆混合断裂,HT1-HT4以及HT8拉伸试样属于塑性断裂。
其他文献
高铝铁矿石的使用引起高炉炉渣中w(Al2O3)质量分数偏高,导致炉渣的黏度升高,流动性变差,脱硫能力降低。改变炉渣中w(MgO)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R2)是调节炉渣冶金性能的重要措施,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关于高Al2O3高炉渣冶金性能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针对高Al2O3高炉渣,探究R2、w(MgO)/w(Al2O3)和w(Al2O3)质量分数变化对炉渣冶金性能的影
铝电解质是电解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氧化铝的溶解到铝液在阴极的析出,整个电解的过程都是以铝电解质为介质进行的,铝电解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解过程。因此,为了电解的顺利进行,保证铝电解质的相关参数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是很重要的,分子比是铝电解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另外,我国的部分铝土矿中存在锂、钾等杂质,使用其作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铝进行铝电解生产会在电解质中出现锂、钾富集的情况,这给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测
目前我国钒铁的冶炼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钒渣的氧化焙烧,使渣中V3+转变为V5+,再通过湿法浸出及二次焙烧工艺,制取五氧化二钒产品,最后将其与铁屑、还原剂混合,经加热精炼后得到钒铁合金。但钒铁冶炼的传统工艺能耗较高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与绿色冶金发展理念不符,因此开发一种流程短,绿色高效的钒铁合金冶炼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作为光伏材料和电解铝生产大国,大量的光伏切削废料和铝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本文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钢铁企业排放量最大的冶金渣之一,但其资源化利用率低,不妥善处理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关于钢渣还原提取铁资源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碳热法,与此工艺相比,本研究采用铝灰还原熔融钢渣新工艺,在充分利用钢渣余热的同时完成钢渣中有价组元的提取回收和尾渣安定化处理,具有金属收得率高和冶炼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然而,在冶炼条件下铝灰中主要组元的溶解动力
近年来,一种以含锂氧化物为对称电极,以传统SOFC电池材料为电解质,采用共压法制备的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在低温下(400~600℃)就取得了非常高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这种新型结构电池为降低SOFC运行温度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目前对于这种新型SOFC取得的非常高的低温电化学性能报导的较多,但其取得较高性能的原因和其电解质离子传导机理尚不清楚。我们近期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含锂氧化物作为
硅铁铝合金具有密度大(4.2~4.6g/cm3,是Al密度的1.6倍左右)、熔点低(1060℃)、脱氧效果好的显著优势,因此主要用作炼钢用脱氧剂和热还原法炼镁用还原剂。随着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硅铁铝合金的需求逐渐增加。目前工业制备硅铁铝合金的方法主要有熔融金属兑掺法、熔盐电解法和电热法等,其中熔融金属兑掺法和熔盐电解法制备所得产品纯度高,但工艺流程长、能耗大、成本高。电热法具有工艺流程短、能耗低
为了研究气幕挡墙中间包技术运用于洁净钢生产的优势和特点,综合分析了气幕挡墙中间包内钢水的流动特性和夹杂物颗粒在中间包钢水中的运动和去除行为。首先建立了合理的数学模型,基于Euler-Euler方法的k-ε双方程模型对气幕挡墙气中间包内的流场进行数学模拟,主要控制变量有吹气位置、吹气流量、气泡直径和拉坯速度。根据模拟得出了中间包内的速度场、钢水流动轨迹、湍动能和湍动能耗散率的分布状态,以及中间包RT
由于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和形貌,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催化、吸附、分离、能源转化和环境净化等热门领域。目前,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制备工艺复杂、微球之间严重粘连、球形度差和重复率低等。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采用一锅法,在简单的硅前驱体/表面活性剂/酸(aq.)合成体系中,加入聚乙烯醇(PVA)作为单一添加剂,成功制备出了 SBA-15型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和“球上球”
β型钛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而且其杨氏模量显著低于α和α+β型钛合金,可有效降低合金植入人体因杨氏模量偏高而引起的应力屏蔽效应,在生物医疗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论文选取了 一种典型的无毒性的β钛合金Ti-26at.%Nb(下文简称Ti-26Nb)为研究对象,采用轧制法制备出厚度为0.55mm~0.06mm的合金薄带。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铁路建设用钢的力学性能、耐大气腐蚀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耐候H型钢断面设计合理、强度高、自重轻且耐大气腐蚀性能优异,在节约成本、提升性能的基础上,既缩短了施工周期又延长了使用寿命,近年来逐渐成为铁路建设用钢的重点研究对象。针对铁路建设用钢服役环境特点,本文在合理设计成分的基础上优化热轧工艺研制出了符合标准要求的Q450NQR1耐候H型钢。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