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灰还原熔融钢渣过程动力学行为的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是钢铁企业排放量最大的冶金渣之一,但其资源化利用率低,不妥善处理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关于钢渣还原提取铁资源的研究,目前主要采用碳热法,与此工艺相比,本研究采用铝灰还原熔融钢渣新工艺,在充分利用钢渣余热的同时完成钢渣中有价组元的提取回收和尾渣安定化处理,具有金属收得率高和冶炼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然而,在冶炼条件下铝灰中主要组元的溶解动力学和铝灰还原过程中还原动力学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在国内外关于钢渣还原反应以及溶解动力学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基于高温动力学实验,考察了还原进程中熔渣成分和碱度对铝灰主要组元溶解以及不同温度对还原反应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铝灰中Al2O3溶解动力学模型和铝灰还原熔融钢渣中FeO的还原动力学模型,确定了溶解和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同时,结合实验结果以及溶解界面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Al2O3的溶解机理。论文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在1550℃条件下,不同熔渣还原进程中熔渣成分和碱度对铝灰中Al2O3溶解量和溶解转化率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渣中FeO还原度和碱度的增加,Al2O3溶解量和溶解转化率均逐渐降低。在熔渣中FeO还原度为0%时,Al2O3的溶解转化率是高FeO还原度条件下的2.21~3.13倍;碱度为2.99时Al2O3的溶解转化率为碱度为3.49时的1.18倍,且碱度对溶解转化率和溶解量的影响程度小于渣中FeO还原度的影响。(2)Al2O3球在初始熔渣中溶解时,溶解界面中无富集带生成,随着还原反应进行,当熔渣中FeO还原度大于50%后,熔渣—Al2O3球溶解界面处会形成Mg元素富集带,检测富集带中的物相主要为CaAl2O4和MgAL2O4。且富集带中MgAl2o4相分布较为分散,不会影响熔渣中各组元的扩散,对Al2O3的溶解速率影响较小,因此生成的MgAl2O4相并不会成为溶解的限制性环节。(3)随着还原反应的进行,Al2O3的溶解机理会发生改变,而仅熔渣碱度变化并不会改变Al2O3球的溶解机理。整个Al2O3溶解过程为:在Al2O3组元向熔渣中扩散的同时,渣中组元也迅速向Al2O3球中进行扩散,即伴随渗渣的Al2O3溶解至熔渣中的过程。(4)基于无产物层生成的缩粒模型建立出Al2O3溶解动力学模型,再结合实验结果可得,随还原反应的进行,Al2O3球在初始熔融钢渣中溶解时主要受边界层扩散传质和界面反应联合控制;当熔渣中FeO还原度达到50%和100%时限制性环节均为边界层扩散传质。而不同熔渣碱度条件溶解时,Al2O3溶解的限制性环节均为边界层扩散传质。熔渣中FeO还原度由0%上升到100%时,界面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由2.21×10-6 m/s下降到2.06×10-6 m/s,边界层扩散速率常数由4.92×10-9 m2/s降低到4.35×10-9 m2/s;熔渣碱度由3.49降低到2.99时,化学反应速率常数由2.12×10-6 m/s升高到2.15×10-6 m/s,边界层扩散速率常数由4.48×10-9 m2/s增加为4.73×10-9 m2/s。随着还原反应的进行会逐渐阻碍铝灰中Al2O3向熔渣中溶解。(5)温度对铝灰还原熔融钢渣有显著的影响,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渣中FeO的还原,其还原率和还原速率均大幅度提升,1600℃熔渣中FeO还原率为1550℃条件时的1.18~1.58倍,且反应600 s时,各温度条件下渣中FeO还原率均超过95%。从整个还原进程来看,还原反应速率远大于铝灰组元溶解速率。(6)确定了铝灰还原熔融钢渣中FeO的反应为一级反应。以液滴反应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铝灰还原熔融钢渣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动力学模型再结合实验数据可得,反应的综合速度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由1550℃上升到1600℃时,还原反应的综合速率常数由1.10×10-6 m/s增加到1.43×10-6 m/s,反应活化能为143.25 kJ/mol。铝灰还原熔融钢渣中FeO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反应生成Al2O3在熔渣中的扩散。
其他文献
在颗粒堆积的研究中,颗粒粒径对堆积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当颗粒粒径小于约100 μm时,颗粒间的黏附力将成为颗粒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与大粒径无黏附力的“粗”颗粒相比,这类粉末颗粒具有独特的堆积行为,其堆积结构通常具有极高的孔隙度,这一现象的存在限制了工业上许多领域(对选区激光熔化技术的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粉体(尤其是细粉)的松装密度,改善粉末颗粒堆积体的结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提高烧结矿质量,提高烧结生产效率,降低炼铁生产能耗、成本,成为目前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烧结生产设备越来越齐全、大型化、自动化,烧结矿质量、烧结生产效率越来越高。某钢铁公司在现有设备基础之上,需要在保证烧结矿质量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开发了双层烧结工艺,但双层烧结受抽风量限制,存在供氧不足而导致烧结矿强度差的问题。基于此,本课题开展了双层烧
SCM435冷镦钢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的制造。其铸坯母材一般由大方坯连铸生产。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类钢大方坯频发角部横裂纹缺陷,严重影响轧材产品质量,给钢铁企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频发的铸坯角部横裂纹缺陷是制约SCM435冷镦钢连铸大方坯高质、高效化生产的普遍性难题。本文以国内某钢厂SCM435冷镦钢大方坯连铸生产过程为
电渣重熔的工艺和实验设备较简单,工艺适用性强,生产出的金属钢锭较纯净、夹杂物少、内部组织致密并且表面质量较好。然而,电渣重熔低氢、低氧钢锭时易使钢中的氢含量和氧含量增加,电渣重熔过程中易氧化元素沿电渣锭轴向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也一直存在。目前,某钢厂在使用ANF-6电渣重熔316H不锈钢时,出现氢、氧的质量分数超标、易氧化元素烧损的问题,因此本课题开展了电渣重熔316H大型板坯锭专用渣系开发研究。本课
高炉炼铁是钢铁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炉长期稳定顺行不但有利于高炉高产优质低耗,还可以延长高炉寿命。实现高炉生产过程的稳定与优化,降低高炉炼铁过程能源消耗,需要对高炉当前炉况准确及时地评价判断,进而针对异常采取各种适宜的调节措施。目前对炉况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人工经验、传统专家系统、神经网络、贝叶斯网络等。根据现场经验对炉况判断主观性大、经验迁移困难。传统专家系统基于专家经验进行逻辑判断,知识和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其中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氢氧化镁作为无机弱碱性化合物,被誉为绿色安全水处理剂,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好的缓冲性,可以很好地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轻烧氧化镁直接水化所得的氢氧化镁,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团聚,导致其粒径变大,比表面积减小,弱化了其吸附性能。因此需要通过表面改性,如使用分散剂、超声波分散、机械球磨等方法,减小水化过程中的团聚,细化晶粒,增大其
轴承等运动部件在运动过程中,部件之间不可避免地将会产生摩擦,金属与金属间的摩擦均会使运动部件产生严重磨损,大大减小部件及其配合零部件寿命;此外,在湿热的海洋环境下,Cl-、H2O等腐蚀性介质会使金属部件产生腐蚀,将会加剧机械零件的失效。有机无机复合防腐耐磨自润滑涂层的应用,可以在部件的表面形成滑动润滑膜减小摩擦功,疏水的有机粘结剂协同无机填料形成致密的网状涂层阻挡腐蚀介质对基体的侵蚀,延长部件的使
高铝铁矿石的使用引起高炉炉渣中w(Al2O3)质量分数偏高,导致炉渣的黏度升高,流动性变差,脱硫能力降低。改变炉渣中w(MgO)质量分数和二元碱度(R2)是调节炉渣冶金性能的重要措施,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炉渣的冶金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但目前关于高Al2O3高炉渣冶金性能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针对高Al2O3高炉渣,探究R2、w(MgO)/w(Al2O3)和w(Al2O3)质量分数变化对炉渣冶金性能的影
铝电解质是电解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氧化铝的溶解到铝液在阴极的析出,整个电解的过程都是以铝电解质为介质进行的,铝电解质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解过程。因此,为了电解的顺利进行,保证铝电解质的相关参数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是很重要的,分子比是铝电解质的重要参数之一。另外,我国的部分铝土矿中存在锂、钾等杂质,使用其作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铝进行铝电解生产会在电解质中出现锂、钾富集的情况,这给铝电解质分子比的测
目前我国钒铁的冶炼手段主要是通过对钒渣的氧化焙烧,使渣中V3+转变为V5+,再通过湿法浸出及二次焙烧工艺,制取五氧化二钒产品,最后将其与铁屑、还原剂混合,经加热精炼后得到钒铁合金。但钒铁冶炼的传统工艺能耗较高且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与绿色冶金发展理念不符,因此开发一种流程短,绿色高效的钒铁合金冶炼新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国作为光伏材料和电解铝生产大国,大量的光伏切削废料和铝灰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