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功能锻炼计算机模拟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68168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本研究拟通过在建立的腰椎运动节段三维可视化生物力学模型上,借助脊柱横截面积肌力计算法,求出正常解剖状态下腰椎受力数值,模拟腰背肌锻炼时腰4、5节段前屈10°、后伸5°、左右侧屈各5°的运动状态,对四种工况条件下腰4、5椎体及腰椎间盘髓核的应力、椎体及椎间盘髓核位移的变化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比较腰椎运动节段在不同应力下的相关参数变化,为腰背肌锻炼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并最终指导腰部疾息的康复及治疗。 对象与方法: 1.原始数据采集收集若干正常人脊柱腰段腰4、5活动节段相关CT断层连续扫描数据,并以Dicom格式存储在软盘上备用。 2.建模 利用收集的CT数据,借助相关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ABAQUS及ANSYS,初步建立腰4、5节段的几何模型,再利用横截面积肌力计算法求出正常人体腰大肌、腰方肌、竖脊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群、前后纵韧带的横截面积的平均值及中心距,并将得出的力矩结果等价换算为作用于模型上加载节点的力。对建立的几何模型各部分赋予力学参数,最终建立腰4、5节段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 3.力学分析 在建立的模型上模拟腰背肌锻炼时腰4、5节段前屈10°、后伸5°、左右侧屈各5°的力学负荷,对四种工况条件下腰4、5椎体及腰椎间盘髓核的应力、椎体及椎间盘髓核位移的变化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比较腰椎运动节段在不同应力下的相关参数变化。 结果: 1.成功建立了正常人体脊柱腰4、5活动节段的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包括椎体、终板、椎间盘组织、关节突关节、韧带。其中单元数为15000个,节点数为24990个。 2.成功进行了前屈10°、后伸5°、左右侧屈各5°的工况加载,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工况条件下,腰段脊柱内部相关部位都处于高应力状态。腰4、5节段在四种工况条件下各椎体的平均应力值大于其椎间盘髓核平均应力值,椎体及髓核的应力值由腰4到腰5逐渐增大,前屈位髓核内压明显大于后伸位。在前屈10°、后伸5°两种工况条件下,椎体承载后的变形能力小于其椎间盘的变形能力。研究结论: 腰4、5节段在腰背肌功能锻炼时腰椎前屈10°、后伸5°、左右侧屈各5°四种工况条件下,椎体及髓核内部的应力值由腰4到腰5逐渐增大,前屈位髓核内压明显大于后伸位;腰背肌锻炼时后伸位比前屈位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本实验结论为临床研究腰背肌功能锻炼时腰段脊柱内部的生物力学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讨腰背部疾患的的病因、病机和预防、康复治疗提供了较为客观的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些能力的培养自然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求优化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纳米雄黄外用的急性毒性,验证纳米雄黄外用的安全性.对临床恶性肿瘤体表破溃患者应用纳米雄黄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为临床应用纳米雄黄治疗恶性肿瘤体
古县县委组织部坚持画好三个符号,引导党员在“学”中筑牢思想根基,在“做”中彰显先锋本色,坚持不懈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出于DIV+CSS的优势,网页设计课程教学过程里在内容方面完成了通过Table表格布局朝着DIV+CSS布局的转变,进而在教学进行的过程里从代码训练、教学方式
物理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做为学习内容之一,目的在于改变学习中知识的获取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进行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需要完成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之一,学习的课程目标
自其诞生之日起,城市台似乎就注定了多舛的命运。制度改革,技术革命,产业经营,种种新情况使原本就单打独斗、实力不足的城市台愈益面临发展的瓶颈,一时之间,城市电视台人人自
综合性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在综合性设计性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如教师观念不与时俱进、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出
思维导图以“图”的形式将人们头脑中的思维表现而出,这一方法非常符合人们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在追求前沿的教育领域中,思维导图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向。初中化学这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巧妙的提问,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信息,发现学生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及不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