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图书馆是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生活和民众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公共图书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公共图书馆的过去,而且有助于我们把握公共图书馆的现在和未来。武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是近代中国"交通文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近代公共图书馆事业也取得了不错的发展。1903年,武昌昙华林诞生了我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开创了新式图书馆的办理模式;1904年湖北省图书馆的创办,开启了省级官办公共图书馆之风,带动了其它省级公共图书馆的相继建立。从某种程度上讲,武汉近代图书馆史的发展历程,可视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史的缩影。因此,研究武汉近代图书馆史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可为当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目前学术界对于图书馆史的研究已非常多,但关于武汉图书馆史的专门研究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以单个图书馆为研究主体,缺乏区域性的整体眼光。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档案资料验证等研究方法对1840-1937年的武汉地区图书馆诞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轨迹以及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以期为我国当代图书馆的事业建设和图书馆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为5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从整体上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本文有新意之处。第二部分分析了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的诞生背景,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认为武汉近代公共图书馆的诞生四个因素:近代西方图书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技术的传入、晚清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积极倡导与参与、清末新政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以及近代武汉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的诞生历程,以1840-1937为时间段,主要分为三个时间轴进行研究:1840-1910年为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的破土萌芽时期;1911-1926为武汉公共图书馆初步发展时期;1927-1937年的国共对峙十年是武汉公共图书馆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第四部分探讨了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服务开展的概况,并对各个图书馆的服务开展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第五部分鉴于近代武汉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的梳理,分析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对于当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影响与启示,从政府和图书馆两个角度提出了对策,祈能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