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工作-家庭界面的研究一直都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国内外学者围绕工作-家庭冲突、增益和平衡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使我们对工作和家庭这两个相互联系的领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然而,纵观现有的研究,尽管有学者指出工作-家庭冲突、增益和平衡是不同的概念结构,但是大多数的研究仅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并且大多数的研究均围绕着冲突、增益或平衡等单一主题展开,使得我们对冲突、增益和平衡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发生机制仍然相当模糊。另外,在当今双职工夫妻员工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组成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界面的工作和家庭领域的关键特征对其个人及配偶的工作-家庭平衡如何产生相应的影响。边界理论为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Clark(2000)和Ashforth等(2000)将边界理论引入到工作-家庭界面的研究中并用此理论来解释工作-家庭界面的一些现象,让我们的视角聚焦在了角色转变这一更细的层面来理解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更“生态”地理解冲突、增益和平衡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发生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以边界理论为依据,从人-环境匹配的视角在个体和夫妻两个层面探索边界弹性在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及其配偶工作-家庭平衡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工作家庭边界弹性的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我国双职工夫妻的边界弹性结构及其特点。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对预试的254名双职工夫妻员工和正式调查的494名双职工夫妻员工样本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FA)。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家庭边界弹性包含着工作弹性能力、工作弹性意愿、家庭弹性能力和家庭弹性意愿四个维度。本研究修订的边界弹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测量工具。边界弹性的四个维度在我国双职工夫妻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以及家庭结构的影响,有18岁以下小孩的员工在工作弹性能力和家庭弹性意愿上更高,并且与西方员工相比,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家庭弹性能力显著高于其工作弹性能力,家庭弹性意愿也显著高于其家庭弹性意愿。(2)边界弹性对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以及工作-家庭冲突、增益和平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494名双职工夫妻员工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和家庭边界弹性能力显著地负向预测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正向预测员工的工作-家庭增益;工作弹性意愿正向预测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家庭弹性意愿正向预测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家庭增益。同时工作弹性能力和工作弹性意愿之间的匹配负向预测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具体表现为当工作弹性能力朝向工作弹性意愿逐渐增加的时候,个体所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会逐渐降低,而当工作弹性能力增加超过了工作弹性意愿时,个体所体验到的工作→家庭冲突反而逐渐上升;家庭弹性能力和家庭弹性意愿之间的匹配负向预测员工的家庭→工作冲突,具体表现为当家庭弹性能力逐渐向家庭弹性意愿增加时,个体所体验到的家庭→工作冲突逐渐降低,当家庭弹性能力增加超过家庭弹性意愿时,个体所体验的家庭→工作冲突反而逐渐升高。另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增益和平衡是三个不同的构念,并且冲突、增益影响着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平衡知觉。具体表现为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冲突对其工作-家庭平衡影响不大,而家庭→工作冲突则显著负向预测双职工夫妻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双向的工作-家庭增益则正向预测着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3)影响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边界弹性的因素。通过问卷法获得了578名双职工夫妻员工的数据,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工作时间、工龄、有无18岁以下小孩、学历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工作(家庭)需求对工作(家庭)弹性能力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主管支持、同事支持(家庭支持)则显著正向预测其工作(家庭)弹性能力,工作中心性显著正向预测员工的家庭弹性意愿,显著负向预测其工作弹性意愿(4)我国双职工夫妻员工边界弹性对其配偶的工作-家庭平衡的影响。我们以双职工夫妻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118对双职工夫妻的配对有效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双职工夫妻员工中的→方的工作弹性能力会降低其工作→家庭冲突的体验,进而相应地减少其配偶的家庭需求,提升其配偶的家庭弹性能力,降低其配偶的家庭→工作冲突的体验,最后提升其配偶的工作-家庭平衡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