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观察性研究的特发性膜性肾病治疗方案评价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yljk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肾穿刺病理证实为IMN的病例并分析评价不同治疗方案,以期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9年1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经治的肾脏病理证实为IMN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制定统一的病例报告表,提取所需信息并对纳入病例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随访,记录信息行汇总归纳,采用SPSS21.0软件行统计分析,评价各治疗方案疗效以期寻找最佳治疗方案。
  结果:组内:治疗3月与初始相比,除来氟米特+激素+中药组,他克莫司+中药、他克莫司+激素+中药、来氟米特+激素+中药、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激素、环磷酰胺+激素均可减少24小时尿蛋白(24hUPro)升高白蛋白(ALB)((P﹤0.05);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激素/中药能够短期升高总蛋白(TP)(P﹤0.05);除他克莫司+激素,余组均可使血清肌酐(Scr)保持稳定(P﹤0.05);除环磷酰胺+激素组,余组均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保持稳定(P﹤0.05);治疗6月与初始相比,6组均可减少24hUPro提高TP和ALB(P均﹤0.05),保肝治疗后均可使ALT、AST保持稳定(P均﹥0.05),除他克莫司组,余组均可使Scr保持稳定(P﹤0.05)。组间:治疗3月时,环磷酰胺+激素较余组升高ALT显著(P均﹤0.05),除来氟米特+激素+中药组,环磷酰胺+激素较余组升高AST显著(P均﹤0.05);治疗6月时,6组降低24hUPro疗效无差异(P均﹥0.05);他克莫司+中药短期升高TP较环磷酰胺+激素快(P=0.04);他克莫司+中药较来氟米特+激素+中药提升ALB效果好(P=0.035);在Scr方面他克莫司+中药与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激素+中药与他克莫司+激素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他克莫司单用或联合中药较环磷酰胺+激素安全(P均﹤0.05)。中医疗效评价:本虚标实证多见脾肾气虚(75.95%)与血瘀型(65.82%),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所占比例分别为:11.11%,9.52%,69.84%,9.52%(P=0.000),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前改善(P=0.000),用药多选用甘平补益、苦寒泄热、利水消肿类中药。
  结论:
  1、他克莫司+中药、他克莫司+激素+中药、来氟米特+激素+中药、他克莫司、他克莫司+激素、环磷酰胺+激素6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减少蛋白尿,提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缓解病情。
  2、他克莫司或他克莫司联合激素/中药可短期内提升血清总蛋白;来氟米特+激素+中药在减少蛋白尿升高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上较其它治方案起效较慢。
  3、环磷酰胺+激素治疗副作用相对较大;他克莫司单用或联合激素对肾功能影响较大且联合激素长期使用较易导致糖耐量受损。
  4、中药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中药联合西药使用能够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运用健脾补肾汤治疗脾肾气虚型原发性IgA肾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客观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治疗IgA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方法:对前来就诊并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的IgA肾病患者60名,根据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缬沙坦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汤”。整个试验疗程共12周。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相关检验
目的:  本研究通过详阅艾滋病及丙肝的相关文献,收集对比河南部分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单纯HIV感染者和单纯HCV感染者的相关信息,明确该地区HIV/HCV合并感染者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初步制定HIV/HCV合并感染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出有关艾滋病、丙肝、艾滋病合并丙肝感染的临床研究文献。根据文献研究结合专家论证制定《HIV/HCV中医证候临床调
学位
研究目的: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艾滋病的关键,证候理论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在中医治疗临床疾病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近年来并未取得明显进展,究其根本可能是仍然缺乏合适的方法和途径,代谢组学技术为中医证候标准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的方法,探讨不同证候代谢轮廓差异,寻求差异代谢物中的相同点,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提供临床研究的科学依据
学位
目的:通过研究EGFR、EML4-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根据辨证分型,指导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为中医药结合靶向治疗的客观研究提供临床辨证的参考依据,期待能为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水平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方法:通过前期的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临床观察,从重要性和确定性角度筛选指标,制定中医证候调查表
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也明显的加快;高压力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也伴随高压力而出现。临床医生在工作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在长期的疾病困扰下,往往容易伴发情绪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较为常见。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中,心理因素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冠心病与心理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着紧密的关系。  目的:本课题主要是分析引发不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影响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消溶稳斑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U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深入探讨消溶稳斑方稳定和消退冠脉易损斑块的作用机制。  方法:依据纳入标准,临床拟收集66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等)治疗及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消溶稳斑方颗粒剂
目的: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讨清热祛湿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和预防肥胖症提出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二区符合入组标准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予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所入组患者在研究期间给予基础治疗即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并停用其他影响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试验组运用中药颗粒剂干预;对照组选用包装、质量、味道、质感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168例中青年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OSAHS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初步探讨其可能性高风险中医证候及分布特点,为中医药防治及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基础。  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0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患者168例。运用课题组前期文献调研及“德尔菲(Delphi )评价法”结合专家咨询拟定的《中青年急性缺血性中风合并OSAHS患者病例报告表
目的:阳虚型心水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探析袁海波教授对阳虚型心水病的辨治思路,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提高中医药辨治阳虚型心水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攻读研究生期间跟师随诊,一方面,对袁老学术思想、遣方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总结;另一方面,对袁老在2014年至2018年间亲诊的阳虚型心水病病案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将符合条件的病案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味对脾虚胃肠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型,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  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脾虚胃肠湿热证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患者。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二甲双胍缓释片和半夏泻心汤加味颗粒剂,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加二甲双胍缓释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