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阳虚型心水病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探析袁海波教授对阳虚型心水病的辨治思路,为治疗本病提供一套相对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体系,提高中医药辨治阳虚型心水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攻读研究生期间跟师随诊,一方面,对袁老学术思想、遣方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总结;另一方面,对袁老在2014年至2018年间亲诊的阳虚型心水病病案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将符合条件的病案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挖掘、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
1.袁老认为,阳虚型心水病病位在心,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气虚是阳虚型心水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阳虚是阳虚型心水病发病的主要机理,其病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先天禀赋不足,心失所养(2)药食不当,阳气内耗(3)外感寒湿,内舍于心(4)久病伤阳,气阳两虚(5)劳逸失度,生化乏源。
2.阳虚型心水病的主要症状有胸闷、心悸、浮肿、气短、乏力;主要面色为面色暗黄;主要舌象为舌质暗淡苔薄白;主要脉象为脉象细弦、脉象结。
3.临证中以脏腑辨证为主,气血津液辨证为辅。本病之本为阴阳失调,治疗大法为调整阴阳。其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水停,治法为温阳、活血、利水。常用方以自拟方苏心醒方、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理中汤、参附汤、真武汤等方化裁为主。
4.常用药有茯苓、白术、人参(或太子参、红参、党参)、甘草、黄芪、酸枣仁、麦冬、丹参、麦芽、香附、车前草、葶苈子、龙眼肉、龙骨、牡蛎、枳壳、檀香、山茱萸、紫石英、柏子仁、木香、黄精、合欢皮、延胡索、枸杞子、徐长卿、桂枝、陈皮、郁金、半夏、降香、川芎等。
5.治疗本病常用的药物药类为补虚药和理气药;最常用的药物药性为温性药;使用的药物药味以甘味、苦味、辛味药为主;常用药物主要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心经、肾经。
结论:
通过对袁老辨治阳虚型心水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总结,可以得出,以胸闷、气短、喘咳、浮肿、心悸、畏冷肢凉为典型临床症状表现,既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属中医“心咳、心痹、心胀、心悸、水肿”等范畴,可诊断为阳虚型心水病。主症为:胸闷/气短/喘咳、心悸、乏力。次症为:浮肿、畏冷肢凉/喜温。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水停,治疗中以温心阳、健脾阳、扶肾阳治其本,活血、利水、化痰、解表、清热以治其标。治疗心阳虚型心水病时,常选桂枝甘草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加丹参、郁金、元胡等活血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心水病时,多选参附汤或真武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加减;治疗心脾阳虚型心水病时,方选苓桂术甘汤或理中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化裁。温心阳多用桂枝、炙麻黄等;健脾阳多用干姜、荜茇、砂仁等;助肾阳多用紫石英、补骨脂、淫羊藿等。益气多用人参(或党参、太子参、红参)、黄芪、甘草;活血多用郁金、延胡索、丹参、川芎;行气利水多用香附、生麦芽、车前草、葶苈子、猪苓、泽泻、白茅根。
方法:攻读研究生期间跟师随诊,一方面,对袁老学术思想、遣方用药规律进行整理、总结;另一方面,对袁老在2014年至2018年间亲诊的阳虚型心水病病案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将符合条件的病案的全部临床资料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结果进行挖掘、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
1.袁老认为,阳虚型心水病病位在心,相当于西医学中的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气虚是阳虚型心水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阳虚是阳虚型心水病发病的主要机理,其病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先天禀赋不足,心失所养(2)药食不当,阳气内耗(3)外感寒湿,内舍于心(4)久病伤阳,气阳两虚(5)劳逸失度,生化乏源。
2.阳虚型心水病的主要症状有胸闷、心悸、浮肿、气短、乏力;主要面色为面色暗黄;主要舌象为舌质暗淡苔薄白;主要脉象为脉象细弦、脉象结。
3.临证中以脏腑辨证为主,气血津液辨证为辅。本病之本为阴阳失调,治疗大法为调整阴阳。其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水停,治法为温阳、活血、利水。常用方以自拟方苏心醒方、桂枝甘草汤、苓桂术甘汤、理中汤、参附汤、真武汤等方化裁为主。
4.常用药有茯苓、白术、人参(或太子参、红参、党参)、甘草、黄芪、酸枣仁、麦冬、丹参、麦芽、香附、车前草、葶苈子、龙眼肉、龙骨、牡蛎、枳壳、檀香、山茱萸、紫石英、柏子仁、木香、黄精、合欢皮、延胡索、枸杞子、徐长卿、桂枝、陈皮、郁金、半夏、降香、川芎等。
5.治疗本病常用的药物药类为补虚药和理气药;最常用的药物药性为温性药;使用的药物药味以甘味、苦味、辛味药为主;常用药物主要归肺经、脾经、肝经、胃经、心经、肾经。
结论:
通过对袁老辨治阳虚型心水病的学术思想和用药规律总结,可以得出,以胸闷、气短、喘咳、浮肿、心悸、畏冷肢凉为典型临床症状表现,既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属中医“心咳、心痹、心胀、心悸、水肿”等范畴,可诊断为阳虚型心水病。主症为:胸闷/气短/喘咳、心悸、乏力。次症为:浮肿、畏冷肢凉/喜温。基本病机为阳虚、血瘀、水停,治疗中以温心阳、健脾阳、扶肾阳治其本,活血、利水、化痰、解表、清热以治其标。治疗心阳虚型心水病时,常选桂枝甘草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加丹参、郁金、元胡等活血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心水病时,多选参附汤或真武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加减;治疗心脾阳虚型心水病时,方选苓桂术甘汤或理中汤合自拟方苏心醒方化裁。温心阳多用桂枝、炙麻黄等;健脾阳多用干姜、荜茇、砂仁等;助肾阳多用紫石英、补骨脂、淫羊藿等。益气多用人参(或党参、太子参、红参)、黄芪、甘草;活血多用郁金、延胡索、丹参、川芎;行气利水多用香附、生麦芽、车前草、葶苈子、猪苓、泽泻、白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