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多元时代道德教育的困惑与选择——来自克里夫·贝克的启示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们进入到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价值的多元赋予了每个个体主动选择自己所委身之价值的权利,使得持不同观念的人可以竞相发声,为自己辩护,但同时也带来了选择的苦恼和不同观点的激烈争辩。由此,在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也产生了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对比和借鉴西方不同道德教育派别的主要观点,为我国道德教育应对价值多元的时代境况提供较为合理的选择。重点探讨三个问题:第一,价值多元给道德教育带来了哪些困惑?第二,各道德教育派别是如何回应这些困惑的?第三,基于对不同观点的分析和借鉴,我们的道德教育应当如何应对价值多元时代的困惑?文中对加拿大学者克里夫·贝克的观点做了较详细地介绍,相对而言,分析和挖掘他的价值教育理论为我们解决价值多元时代道德教育困惑提供了较多更具合理性、更适合我们借鉴的内容。  具体而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的现状、意义、方法和思路,并对文中涉及的价值多元、道德教育和价值教育等关键词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相关说明。第一章交代了价值多元的缘起和特征,并重点总结了价值多元给道德教育带来的六大困惑,分别是:第一,是否存在价值共识;第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三,学校应当设立何种道德教育课程;第四,道德教育应当教授内容还是训练技巧;第五,教师的角色是什么;第六,应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三个有代表性的道德教育流派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它们分别是价值澄清学派、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品格教育派。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思路,但都主要体现了对待价值多元的或激进或保守的态度。第三章单独介绍了持比激进或保守更合理的折衷态度的克里夫·贝克对以上六个问题的解答。  具体而言,他认为:一,存在人类的基础价值;二,价值(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美好生活(或增进人类幸福);三,应当开设单独的、整合的及非正式的价值教育课程;四,既应教授具体的价值内容,又要提高价值的反省能力;五,教师既是施教者又是学习者;六,多种教育方法要灵活运用,倡导反省的、对话的教育方式。第四章对比分析了贝克价值教育理论中的合理性因素,找出了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精神品质,包括人本精神、后现代和中庸的精神、反省的品质等;最后回答了面临价值多元的状况我国道德教育应当如何改革和实践,其中贝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主要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生活德育”的理念和道德教育应当注意“知、情、意、行”的统一等。
其他文献
态度研究自进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后,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成为社会心理学最为古老的研究领域。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态度研究进入到研究范式转向的分界岭。态度研究在实证主义研
在汽车上,如曲轴等结构件需要钢材具备一定的淬透性,以保证通过淬火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因此,往往采用保证淬透性结构钢制造。原规定热轧和热锻的保证淬透性结构钢技术条件
根据建设部 1 996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的编制计划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对 1 996年以前出版的保温、保冷类图集进行了统一修编。修编后的图集《管道及设备保温》( 98T90
分析了V型推力杆的受力及运动情况,介绍了获取Ⅴ型推力杆实际受力的方法,提出了初步的试验方法.
目的探讨职业病诊断调查取证遇到问题的各种对策。方法通过分析近年来东莞市在职业病诊断过程调查取证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对建议。结果职业病诊断调查取证存在以下难点:如何
突出效应假定在选择任务下选项的突出特征(安全项目中拯救的生命与所付出的金钱代价两个特征中,拯救生命是突出特征)比在匹配任务下将会被赋予更大的权重。这一效应打破了理性
综合国内外各种形式的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其共同点是利用网络这个媒体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并在网络环境下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和通讯工具,促进教师的专
师生交流互动是教育活动展开的首要条件,是教育的题中之义,良好的师生互动更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本文从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博客”作为互动平台为师生关系的发展以
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这两种基本认知加工元素与个体在智力测验分数上的差异有着紧密的联系。本研究的对象为轻度弱智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试图验证轻度弱智的病源学观点,即轻度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中设立的一门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它对以“高效率”的学科知识授受为核心的传统学科教师形象提出强有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