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课堂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多次强调深化本科课堂改革,推动本科教学革命,全面提高本科育人能力。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教育”正在走进高校课堂,一步步改变传统的上课方式。MOOC、SPOC等被高校大力推广,学生不在拘泥于课堂获取知识,利用互联网学习在高校教学中逐渐成为常态,随后混合式教学逐渐普及,“线上+线下”成为高校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新教学方式。作为课堂教学重中之一的“学业评价”,紧随不断突破和发展的高校教学模式,一直更新变革,试图突破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开创一个符合新时代的多元的学业评价模式。本文依托S校《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实践,厘清了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学业评价模式和评价方案,并以S大学某本科专业为对象,开展了一个学期的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学业评价实践研究。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的学业评价的背景和意义,对文章研究内容、方法、思路等做了分析梳理,为论文的研究展开做了铺垫。第二部分简述了本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整理出了论文的研究依据。分析国内外数据库中对于学业评价的研究现状,整理出了学业评价尚存的问题。第三部分总结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混合式学业评价模式。第四部分结合《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在学业评价模式基础上,从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法、确定评价主体、选择评价材料、设计评价过程、解释评价结果等六个方面构建了混合式教学的学业评价方案。学业评价方案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在线上学习,学习平台记录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平台就是评价者的角色。教师会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学生参与评价是学业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学生会作为评价者的角色参与课堂练习评分、课堂测试评分等。第五部分依托《非线性编辑技术》课程,以混合式教学开展为前提,对学业评价方案进行了具体实施与应用,且针对不同内容的课程组织形式设计了具体的学业评价方案,并以发放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收集学生对实施混合式教学和学业评价模式的满意度和看法。第六部分对论文进一步总结,并对学业评价的评价工具、评价权值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