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wn200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生命主体精神”和“民间文化”的双重视阈来观照当代文学中卓有成就的作家莫言的小说创作,试图给莫言小说的意义和特征以新的全面的阐释,并期望通过这一阐释反过来给小说诗学的建构寻找一些有益的启示。全文由四大部分组成。 绪论:在与其他批评话语的对话中确立该文所说的新起点——生命主体精神及生命主体与生命主体之间的对话。 上篇包括四章,是从作品创造出的艺术世界的“构成物”和话语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莫言的小说中的生命主体精神:第一章通过莫言早期创作来阐示莫言作品表现出的肉体与生命存在在主体精神中的合一景象,揭示莫言作品的艺术生命之源和作品所敞亮的人类生命主体精神的存在之源;第二章探讨莫言作品中的所谓身体问题,认为身体性、肉体性、感官性特征等等都是出于莫言小说艺术表达的需要,也是莫言作品中的人物的实际生存境况的一种真实表征;第三章着力阐发莫言作品表现出的生命主体的困境和救赎问题。认为人们过多地关注了莫言作品的感官化、肉体性特征,却对莫言作品散发的对于生命主体的存在的困惑、迷惘与感叹注意、开掘不够,而实际上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在于论者的视域没有沉落到莫言作品的深层,即生命主体精神的本源之处;第四章用莫言作品中的一些特别的、触目的事象景观——“尿”“乳房”“种、杂种、杂交”来进一步阐发莫言小说的诗学内涵。 中篇包括三章,是对莫言作品的文体分析。认为莫言作品的肌理与结构反映出两大特征:一曰“旋涡”,二曰“复调”与“对话”。他在叙述人称的使用上表现出许多特别之处,尤其是罕见地大量使用了“第二人称”,这些连同他小说独具特色的物象景观与词语创造从不同角度又一次表征了他的小说创作对于生命主体精神及生命主体间对话的强烈眷顾。 下篇包括两章,探讨莫言小说诗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结合莫言自己的文论,探讨莫言文学话语诞生的机缘,特别是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一步拨开“民间”一语上覆盖的不同的理解话语,显露出本文及莫言小说体现出的“民间”视域的根本所在:民间生命及民间生命主体精神。认为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是照亮了莫言的文学世界的灯盏。 最后一章主要从小说诗学的角度来总结莫言文学话语的诗学特征,认为莫言的作品叙述与表现立体并进,他叙述了、言说了不同的生命主体发出的生存话语,他又在叙述中表现了不同的生命主体的精神与存在体验,又以沉默的、表现的方式显示了不同主体的差异处境及其叙述的不同动机与内涵,在叙述的极限处使不同的叙述话语之间形成解构效应,而在这尽头,不可解构的生命主体精神存在的源泉不断渗涌。
其他文献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早在两周时期,《诗经》与《楚辞》便前后辉映,成为先秦文学的双璧。经过魏晋南北朝和隋,至唐日趋成熟。词这种文学体裁萌芽于唐代,盛于宋代
汉语中时间副词的数量有130个左右,在副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部分时间副词在单句中可以有居于居首主语前和居于句中主语后谓语前两个合法位置。但是由于汉语语篇中的句子与
期刊
本文把量词放在类型学中进行考察,考察量词在类型学中的普遍特点。其中包含着量词的来源特点和量词的语法特点。本文对量词的这些特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描写。  本文的重点是讨
作为一位当代作家,史铁生文学创作的思想价值在当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永恒意义。本报告结合史铁生所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人生遭遇以及所处的当代文学语境,以心理学
目的探讨儿童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特征与卡介苗(BCG)接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4—2007年122例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按是否接种BCG分为BCG组(54例)和未接种
指示语是用作指示的语言单位,通常被表述为意义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在语境中才能够被充分理解的语言表达式,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目前的指示语相关研究很丰富,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