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类TLRs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鲸类是一类完全适应水生生活的海洋哺乳动物,具有特殊的进化历史。大约50Ma万年前,鲸类的陆生祖先由陆地重返海洋,并通过快速辐射占据世界的各个水域,有些还适应了淡水环境。在鲸类生境的转换过程中,所面临的病原微生物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天然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微生物的特定保守结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然而,鲸类二次入水的进化过程中,先天免疫的遗传学机制尚不清楚。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是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连接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本研究基于TLRs基因探讨:1)鲸类TLRs在二次入水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适应性改变?2)不同类型的TLRs如病毒型TLRs和非病毒型TLRs的进化模式是否有差异?3)鲸类不同支系的TLRs受到的选择压力是否不同,呈现怎样的进化格局,什么因素驱动的这种格局?本研究测定了16个鲸类代表物种的TLRs基因家族的10个成员(TLRI-10),与其他的陆生哺乳动物的同源序列相比,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鲸类TLRs在整个进化历程中普遍受到正选择作用,在两个阶段尤为明显:鲸类祖先由陆地到海洋环境适应的过程以及海豚总科的快速分化、辐射适应的过程,提示鲸类在二次入水生境转变过程中,先天性免疫机制发生了适应改变。此外,我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TLRs在鲸类的进化受到的选择压力强度不同。提示TLRs各基因座位通过特定的氨基酸位点的改变,产生一些新的功能来识别和抵御不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为鲸类在新环境生存提供可能。有趣的是,TLR5基因在鲸类四个物种中假基因,推测TLR5基因在鲸类进化中可能由于功能冗余出现选择压力放松。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是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L32-1和L32-2的启动子及其转录调控因子,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确定了启动子的范围,通过酵母单杂交的方法找到了一组启动子
学业延迟满足是学生延迟或放弃即时满足以求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业目标的心向,它是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在学业行为上的良好表现,反映了学生抵制诱惑、克制冲动、动员努力、权衡冲突目标的良好品质。这对于衡量中职生学业表现是一个重要指标。中职生的学业表现一直都是深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职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们相信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
脑容量增大是鲸类进化历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古生物学研究表明,鲸类脑容量出现了两次剧增,第一次出现在齿鲸亚目起源时期,这一次也是增大最显著的一次,第二次增大出现在海豚
石斛属(Dendrobium Sw.)隶属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是兰科第二大属,全球约有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我国石斛属植物主要分布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实时直播的行为,其中影视直播与版权联系更为密切,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将影视作品通过录屏等技术手段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共享,侵犯版权人的权利。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判定其是否对侵权行为应该承担责任应对其注意义务进行分析,而学术上和实践中对网络直播平台承担何种程度的注意义务没有统一观点。在红旗标准下,网络直播平台是仅提供技术服务
蜉蝣目昆虫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之一,其具有很多祖征和独征,成为重建有翅昆虫起源的有力“物证”。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具备了许多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关于蜉蝣目昆
脑容量增大是现生鲸类一个显著的特征。齿鲸亚目特别是海豚科的EQ值高于非类人猿的灵长类,仅次于现代人类。而且鲸类在神经解剖学、认知能力、社会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与
学校在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立足本校的生情、师情和校情,从"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竞争力"的认识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面向现代化
会议
在我国以微囊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的蓝藻水华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群体集聚状态是微囊藻获得生态优势的关键,研究微囊藻水华及群体集聚的分子机制对于解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植物重要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物活性,如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保护肝功等。但是由于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大部分都是以结合型的糖苷形式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