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微囊藻XW01细胞表面蛋白性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zj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以微囊藻为主要优势类群的蓝藻水华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群体集聚状态是微囊藻获得生态优势的关键,研究微囊藻水华及群体集聚的分子机制对于解决蓝藻水华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目前对形成微囊藻群体的机制,特别是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所知甚少,本文比较研究了群体及分散状态的铜绿微囊藻细胞表层蛋白的特点,以期发现表层蛋白对于群体的形成及维持的作用。首先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两株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XW01(群体状态)及M. aeruginosa PCC7806(单细胞状态)细胞外部的结构。经过分析发现,XW01的细胞壁表层覆盖着规则排列的六边形蛋白晶体(HexagonalP6),而在PCC7806上没有明显的晶体结构层存在。采用LiCl法提取这两株藻的表层蛋白,经SDS-PAGE电泳后发现,从XW01中提取到了分子量约为70 KDa的表层蛋白,而在PCC7806中却无法提取到该蛋白。经ESI-TRAP离子阱质谱鉴定,发现该蛋白与PCC7806的一个未知功能蛋白有高度同源性,在GenBank中的编号为CA089090.1,该基因编码的是一种新的细胞表面蛋白。运用Expasy网站的蛋白分析工具TMHMM进行跨膜特性的预测,结果显示CA089090.1为膜外蛋白。上述结果提示:细胞表层蛋白在群体集聚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弄清表层蛋白的作用,从基因表达层面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NCBI数据库的比对,找出基因CA089090.1在蓝藻中保守性较高的区域,设计了特异性PCR引物,并在XW01中扩增出一段长度为689bp的中间片段,该片段与CA089090.1相应部分的同源性为95%;进而运用一种高效的染色体步移法TAIL-PCR逐步扩增获得该基因1002bp的序列片段,为该基因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百年前,国清寺的钟声,曾为开启地方教育而鸣笛起航。百年历史,由书院而学堂,由学堂而现代名校,莘莘学子,誉满天下。百年发展,一代代板中人高擎教育大旗,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
会议
第一部分,江豚增殖诱导配体(APRIL)的研究。APRIL是TNF家族的一个重要的免疫调控因子。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通过RACE-PCR技术获得了江豚APRIL的全长cDNA序列(fAPRIL),该基因
本文主要研究是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L32-1和L32-2的启动子及其转录调控因子,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确定了启动子的范围,通过酵母单杂交的方法找到了一组启动子
学业延迟满足是学生延迟或放弃即时满足以求获得更有价值的长远学业目标的心向,它是学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在学业行为上的良好表现,反映了学生抵制诱惑、克制冲动、动员努力、权衡冲突目标的良好品质。这对于衡量中职生学业表现是一个重要指标。中职生的学业表现一直都是深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中职生学业延迟满足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究。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们相信所处的世界是公正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
脑容量增大是鲸类进化历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古生物学研究表明,鲸类脑容量出现了两次剧增,第一次出现在齿鲸亚目起源时期,这一次也是增大最显著的一次,第二次增大出现在海豚
石斛属(Dendrobium Sw.)隶属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是兰科第二大属,全球约有1,000多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及大洋洲。我国石斛属植物主要分布
网络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实时直播的行为,其中影视直播与版权联系更为密切,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将影视作品通过录屏等技术手段在网络直播平台进行共享,侵犯版权人的权利。网络直播平台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为网络用户提供服务,判定其是否对侵权行为应该承担责任应对其注意义务进行分析,而学术上和实践中对网络直播平台承担何种程度的注意义务没有统一观点。在红旗标准下,网络直播平台是仅提供技术服务
蜉蝣目昆虫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之一,其具有很多祖征和独征,成为重建有翅昆虫起源的有力“物证”。然而,到目前为止,尽管具备了许多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证据,关于蜉蝣目昆
脑容量增大是现生鲸类一个显著的特征。齿鲸亚目特别是海豚科的EQ值高于非类人猿的灵长类,仅次于现代人类。而且鲸类在神经解剖学、认知能力、社会行为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与
学校在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立足本校的生情、师情和校情,从"质量是生命线,特色是竞争力"的认识出发,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面向现代化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