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煤矿区许多煤层具有瓦斯含量高、地应力大、透气性差且煤质松软等特点,煤层气抽采率低,易导致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如何增加低透气性煤层的渗透性,进而提高煤层气抽采效果,对于提高煤矿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和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研究、装备研发等方法,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低透气性煤层高压空气爆破致裂增透技术研究。通过高压空气爆破试验,研究不同煤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压空气爆破致裂技术与装备工业化应用(2011ZX05041-003-0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能气体爆破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2016ZX05045004-00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矿区许多煤层具有瓦斯含量高、地应力大、透气性差且煤质松软等特点,煤层气抽采率低,易导致瓦斯灾害事故发生。如何增加低透气性煤层的渗透性,进而提高煤层气抽采效果,对于提高煤矿区煤层气开发与利用和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试验研究、装备研发等方法,结合现场实际,开展低透气性煤层高压空气爆破致裂增透技术研究。通过高压空气爆破试验,研究不同煤体瓦斯运移规律,探索高压空气爆破致裂煤层机理,研制高压空气爆破致裂成套装备,形成具有普遍应用性、智能化高、可操作性好、适用性强、机械化程度高的高能气体爆破致裂增透技术与装备,为我国煤矿区煤层气开发和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分析煤体结构特性、煤体内瓦斯流动特征、含瓦斯煤体的变形特性、高压空气爆破致裂煤体过程及裂隙扩展影响因素,研究高压空气爆破致裂煤层机理,其实质是爆破应力波、高压气体、煤的物理性质、瓦斯压力、地应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煤体发生起裂、扩展、分叉、止裂的过程;利用自行搭建的高压气体爆破试验平台,对不同气体爆破压力、围压、强度条件下的试件进行气体爆破实验测试:煤体试件在高压空气爆破作用下,发生破碎、破裂,产生大量裂隙,煤的渗透率得到显著提高;爆破压力是影响增透效果的关键因素;对于低透气性较硬煤质,高压空气爆破致裂效果显著。基于煤体弹-塑性理论、气-固渗流理论及损伤分析理论,构建了高压空气爆破致裂煤体数值模型,采用COMSOLMultiphysic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高压空气爆破方式进行破裂煤体,可以有效的使煤体介质产生破碎裂纹,有助于瓦斯解吸与抽采,验证了采用高压空气爆破方式提高煤层透气性的可行性,其中煤层强度和地应力对高压空气爆破冲击的裂隙扩展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爆破孔间距的选择对煤层气抽采效果的影响显著,依据裂纹扩展模拟计算,抽采钻孔的布置应以爆破孔为圆心,抽采半径最大为 2.5m。基于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合现场实际,研制出了新型井下移动式高压空气加压泵站,研发了成套的高压空气爆破装备,并实现了远程控制;在淮南丁集煤矿井下进行了工业性试验,高压空气加压泵站实际输出压力高达65MPa,爆破增透后钻孔瓦斯涌出自然衰减系数降低了 94%,钻孔瓦斯抽采纯量增幅达 141.04%~400.65%,爆破影响范围达到5m,煤层透气性系数提高50多倍,为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技术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该论文有图104幅,表23个,参考文献175篇。
其他文献
闲置物品回收再利用问题关系到资源循环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何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闲置物品回收,最大化消费者闲置物品回收行为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亟待探究的重要议题。考虑到消费者闲置物品回收参与意愿及溢出效应的形成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且现有关于回收的研究尚未对这些过程机制进行解释。依据“提出问题——理论推演——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本研究以“互联
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对井下人身安全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保障,但矿井的生产活动与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自然地质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导致矿井通风系统中经常出现风阻发生持久性变化的阻变型故障,而有效的阻变故障判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处于稳定可靠的状态。通过理论推导阻变故障产生的原因,发现阻变故障判识问题可被视为分类识别与回归预测或最小目标值优化求解的问题。以安
夹矸煤层条件下工作的采煤机,其工况恶劣、载荷复杂,在物理样机上进行有关截割、破碎过程的试验,既困难又有很大风险,而且代价昂贵,煤岩截割、破碎过程的多因素耦合作用、特性参数的渐变特征,使得采煤机械的设计依据难以量化。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夹矸煤岩高效截割滚筒落煤动力传递规律及结构进化理论研究)”、“MG400/951-WD新型采煤机可靠性研究”和“采煤机滚筒设计软件开发”项目为背景,采用现场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朝着多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产生的数据规模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数据传输困难也将严重影响到信息处理的质量。数据压缩是信息获取与信息传输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遥感影像数据的共享服务和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军用或民用的地理空间信息同样面临着安全性和可信性的问题。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数
气体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煤层气是我国目前最为现实且储量丰富的清洁气源。为解决煤层渗透率低而制约我国煤层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问题,提出利用超临界态CO2作为物理爆破源的气爆低渗透煤层增透技术。论文采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较系统地开展了超临界CO2气爆低渗透煤层致裂增透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发了超临界CO2多脉冲气爆装置,为得到煤岩固有物理力学属性下气爆致裂
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的露天矿,冬季在一些煤炭运输设备如带式输送机、运煤矿车、装载机等设备部件表面存在煤冻粘现象,严重影响着煤炭运输的安全与效率。目前关于运输设备煤冻粘的相关理论分析较少,防治方面对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表面冻粘缺少有效的防治研究。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寒冷地区露天矿胶带运输冻粘机理研究”及企业横向项目“强力大运距带式输送机低温运转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对典型运输
近些年来,我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及其高效采煤方法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我国的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且煤层分布不均,且浅部赋存煤炭资源逐渐趋向枯竭,因此煤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深部超大采高开采已成为现阶段高效开采的发展趋势。深部开采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将给支架设备和工作面顶板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现阶段尚无成熟的理论可有效指导综采设备的深部超大采高开采。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建模、
传统采煤方法存在围岩局部应力高度集中问题,容易引起冲击地压灾害。充填开采法对减小煤层顶板下沉量及降低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具有有效性,能够有效抑制冲击地压发生,是有效控制冲击地压的合理采煤方法。为探索充填开采采场冲击地压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验证充填开采防治冲击地压的有效性,达到合理设计充填方式与充填工艺及其充填参数、为有效防治充填开采采场冲击地压奠定理论基础、指导充填开采的工程实践探索之目的,本文选
水滑石因具有廉价、无污染、合成简单、板层离子可调、层间离子可交换和较高理论比电容等优点有望成为广泛应用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但水滑石易产生片层堆叠,会减小电化学活性位点面积,降低电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比电容和倍率性能;同时水滑石导电性能差,也会降低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因此,调节层间距,研究层间距对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水滑石与容易产生价态变化的CeO2复合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对水滑石电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