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超大采高液压支架支护安全性及实验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engwa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技术及其高效采煤方法迅速发展,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然而,我国的地质情况十分复杂且煤层分布不均,且浅部赋存煤炭资源逐渐趋向枯竭,因此煤炭资源开发不断走向地球深部,深部超大采高开采已成为现阶段高效开采的发展趋势。深部开采所面临的恶劣环境将给支架设备和工作面顶板的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现阶段尚无成熟的理论可有效指导综采设备的深部超大采高开采。鉴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建模、数值模拟、现场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力学特性和稳定性以及支架群组-围岩间耦合力学特性,进而确定综采工作面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群组适应性支护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大、重心高,其运动及姿态特性备受工程关注。本文采用矢量闭环原理建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运动学方程,建立两自由度的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运动学模型,求解分析获得超大采高液压支架支护效率和摩擦系数、掩护梁外载荷、作用位置、立柱千斤顶倾角、水平千斤顶倾角等因素间的影响规律。综采工作面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稳定性问题愈加凸显。根据力和力矩平衡原则,建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维空间稳定性力学评价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的横向稳定性和纵向稳定性,提出了液压支架不同失稳模式,获得摩擦系数、采高、顶梁外载荷等参数对于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影响规律。同时,建立立柱液压缸的稳定性解析,研究立柱千斤顶的结构稳定性,获得其临界载荷。为获取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强度及其承载特性,采用Solidworks建模软件结合Workbench软件建立超大采高液压支架三维模型,对模型进行强度分析,获得超大采高液压支架受载后的变形和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进一步研究了顶梁上端偏载载荷对于支架自身变形和应力应变分布影响规律;并建立立柱的强度分析模型,研究了两端载荷、载荷端面距和油缸折线夹角对于立柱的变形和强度影响规律;最后建立了液压支架载掩护梁受冲击下的动力学响应模型,研究了顶板压力和摩擦系数对于液压支架响应的影响规律。基于板壳理论采用中厚板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表征,考虑顶板在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过程中边界约束不同,分别建立顶板的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的稳定性模型。同时,建立考虑顶板压力和支架护帮力的煤壁稳定性模型,探讨煤体自身参数、护帮力参数以及顶板压力参数对于煤体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煤体弹性参数对于煤体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提出煤壁片帮控制策略。考虑综采工作面前端的煤体和两侧回采巷道的弹性效应,将液压支架视为弹性基础,建立超前液压支架群组-围岩耦合力学模型,采用罚函数法将煤壁和回采巷道对顶板的约束作用添加到模型中;研究不同参数对于支架群组-围岩耦合系统的影响规律,揭示了支架群组与围岩顶板的耦合作用规律,得到了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群组适应性非等强支护策略,从而可以有效适应顶板的变形。为验证上述建立模型和研究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内蒙古神东公司上湾煤矿12401工作面进行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群组-围岩耦合支护力学特性实验;同时,开展超大采高液压支架运动学模型验证性实验,应用本研究的理论模型开展了非等强支护试验,通过对比应用前后顶板的变形,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研究成果可为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有效维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为超大采高液压支架结构设计、强度校核和智能化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为保障工作面的安全性奠定基础,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该论文有图111幅,表7个,参考文献137篇。
其他文献
焊接空心球节点(WHSJs)是网壳结构中最常用的节点之一,WHSJs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锈蚀现象,这会大大降低结构的承载力,严重威胁结构的安全,点蚀是钢结构的典型锈蚀类型。锈蚀是随机发生的,包括随机位置和随机尺寸,随机尺寸由随机蚀坑直径和随机锈蚀深度表示,钢结构的锈蚀问题一直是一个多重随机问题,在随机锈蚀条件下,轴力的出现会影响WHSJs的抗弯承载力的概率分布模型。本文建立具有多重随机点蚀
煤体具有结构致密、孔隙结构复杂、渗透性差的结构特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瓦斯中毒、冲击地压等矿井灾害事故。表面活性剂能够在煤体上形成定向的紧密吸附层,改变煤体物理力学性质。为了减少或避免矿井灾害事故的发生,并且能够从致密的煤层中抽采瓦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作用下煤体结构损伤特性。以阜新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壬基
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是煤矿灾害的主要来源之一。自燃火灾不但会引起采空区残余瓦斯燃烧,甚至会导致瓦斯爆炸,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科学评判工作面动态推进过程中诱发采空区自燃危险的主导因素以及自燃危险发展趋势,同时准确掌握采空区遗煤自燃时空演化规律,为采空区自燃火灾的靶向性防治奠定基础,对保障矿井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豹子沟煤矿10101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实
闲置物品回收再利用问题关系到资源循环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如何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闲置物品回收,最大化消费者闲置物品回收行为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已经成为亟待探究的重要议题。考虑到消费者闲置物品回收参与意愿及溢出效应的形成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且现有关于回收的研究尚未对这些过程机制进行解释。依据“提出问题——理论推演——实验研究——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本研究以“互联
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对井下人身安全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保障,但矿井的生产活动与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自然地质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导致矿井通风系统中经常出现风阻发生持久性变化的阻变型故障,而有效的阻变故障判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处于稳定可靠的状态。通过理论推导阻变故障产生的原因,发现阻变故障判识问题可被视为分类识别与回归预测或最小目标值优化求解的问题。以安
夹矸煤层条件下工作的采煤机,其工况恶劣、载荷复杂,在物理样机上进行有关截割、破碎过程的试验,既困难又有很大风险,而且代价昂贵,煤岩截割、破碎过程的多因素耦合作用、特性参数的渐变特征,使得采煤机械的设计依据难以量化。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夹矸煤岩高效截割滚筒落煤动力传递规律及结构进化理论研究)”、“MG400/951-WD新型采煤机可靠性研究”和“采煤机滚筒设计软件开发”项目为背景,采用现场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朝着多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产生的数据规模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数据传输和实时处理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数据传输困难也将严重影响到信息处理的质量。数据压缩是信息获取与信息传输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另一方面,遥感影像数据的共享服务和应用越来越普遍,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军用或民用的地理空间信息同样面临着安全性和可信性的问题。数据加密技术是保证数
气体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煤层气是我国目前最为现实且储量丰富的清洁气源。为解决煤层渗透率低而制约我国煤层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问题,提出利用超临界态CO2作为物理爆破源的气爆低渗透煤层增透技术。论文采用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方法较系统地开展了超临界CO2气爆低渗透煤层致裂增透规律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发了超临界CO2多脉冲气爆装置,为得到煤岩固有物理力学属性下气爆致裂
学位
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的露天矿,冬季在一些煤炭运输设备如带式输送机、运煤矿车、装载机等设备部件表面存在煤冻粘现象,严重影响着煤炭运输的安全与效率。目前关于运输设备煤冻粘的相关理论分析较少,防治方面对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表面冻粘缺少有效的防治研究。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寒冷地区露天矿胶带运输冻粘机理研究”及企业横向项目“强力大运距带式输送机低温运转常见故障分析及防治”,对典型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