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以及法尼醇X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蛋白的表达,探讨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双歧三联活菌(Bifid Triple Viable,Bifid)及联合应用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可能机制,为临床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DSS)、熊去氧胆酸剂量组(30mg/kg/d,UDCA1和60mg/kg/d,UDCA2)、双歧三联活菌组(2.0′10~7CFU/ml,Bifid)、熊去氧胆酸与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组(Bifid+UDCA1和Bifid+UDCA2)以及正性药物对照组即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Sulfa)组(200mg/kg/d,Sulfa);2.除Control组,其余组分别予以自由饮用3.5%DSS溶液7d,建立急性结肠炎模型,对不同组分别给予对应药物,并每天观察记录小鼠的体重增减百分比、粪便性状、粪便隐血或便血情况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给药结束后测量记录结肠长度以及HE染色评估各组结肠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表达,评估结肠炎症水平;同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评估肠道肠屏障功能、肠道微生物失衡;检测结肠组织FXR蛋白表达,评估胆汁酸代谢水平。结果:1.各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DAI、结肠长度、组织病理学评分:与Control组比较,DSS组小鼠体重下降,出现粘液血便,DAI增加,结肠长度缩短,结肠组织学表现为粘膜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隐窝炎、隐窝结构破坏,组织病理学评分增加(P<0.05);与DSS组比较,UDCA1组无明显差异,UDCA2组、Bifid组、联合用药组(Bifid+UDCA1和Bifid+UDCA2)及Sulfa组对以上出现的病变有改善(P<0.05),联合用药组缓解作用较对应单一UDCA组、Bifid组更显著(P<0.05);Bifid+UDCA2组与Sulfa组比较对DAI增加、结肠长度缩短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2.各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IL-17A、IL-10表达:与Control组比较,DSS组小鼠结肠促炎因子IL-17A蛋白表达升高(P<0.05),抗炎因子IL-10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DSS组比较,UDCA1组无明显差异,UDCA2组、Bifid组、联合用药组(Bifid+UDCA1和Bifid+UDCA2)及Sulfa组IL-17A蛋白表达降低(P<0.05),IL-10蛋白表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较对应单一UDCA组、Bifid组对IL-17A表达降低作用更显著(P<0.05),对IL-10表达升高作用更显著(P<0.05);Bifid+UDCA2组与Sulf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联合用药对抗炎症反应优于单一用药。3.各组实验性结肠炎小鼠结肠TLR4、NF-κB p65、FXR表达:与Control组比较,DSS组小鼠结肠组织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识别受体TLR4及级联诱导的NF-κB p65表达上调(P<0.05),胆汁酸受体FXR表达下调(P<0.05);与DSS组比较,UDCA1组无明显差异,UDCA2组、Bifid组、联合用药组(Bifid+UDCA1和Bifid+UDCA2)及Sulfa组小鼠结肠组织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FXR蛋白表达升高(P<0.05),联合用药组较对应单一UDCA组、Bifid组对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作用更显著(P<0.05),对FXR蛋白表达的升高作用更显著(P<0.05);Bifid+UDCA2组与Sulfa组比较对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降低作用无明显差异。提示联合用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肠道菌群失衡的改善,肠道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结论:1.高剂量熊去氧胆酸、双歧三联活菌及联合用药均可降低DAI,减少结肠长度缩短,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2.高剂量熊去氧胆酸、双歧三联活菌及联合用药可通过下调结肠炎症因子IL-17A、上调抗炎因子IL-10表达,调节异常的炎症反应;3.高剂量熊去氧胆酸、双歧三联活菌及联合用药能够抑制结肠TLR4、NF-κB p65表达,增加FXR表达,调节肠黏膜屏障功能、肠菌群平衡及胆汁酸代谢;4.联合用药较单一用药有更好疗效,对实验性结肠炎小鼠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天然生物矿化材料具有特殊的高级结构和组装方式,揭示其控制机理,可以为材料科学相似的控制问题提供思路,为材料合成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设计依据。碳酸钙是生物矿化方面一种
2005年6月29日,我国首次颁布实施引导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基层的政策,提出选聘“大学生村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之后,在全国各地陆续开
共轭亚麻酸(Conjugaed linolenic acid,CLNA),指具有共轭三烯结构的十八碳三烯酸,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油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生物学功能。石榴酸(Punicic acid,PA)是共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英语在国际交流和学习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该背景下,各学科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论文都以英文为媒介刊登发表。然而,大多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作为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癌症之一,是第六大肿瘤死亡原因,而且子宫内膜癌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正在上升。最新研究发现,NLR家族含CARD结构域5[NOD like receptor(NLR)family,caspase recruitment(CARD)domaincontaining 5,NLRC5]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
目的:观察并评估肾部分切除术患者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肾实质超微结构的改变,探讨人体肾脏的安全缺血时间。检测并评估HIF-1α在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在肾脏组织
模拟细胞的微环境构建人工集成酶级联反应(AIEC)平台是极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相比于天然酶,纳米酶的许多优势在构筑AIEC平台时突显出来,为高性能AIEC平台的构筑提供
研究背景根据2018年GLOBOCAN统计,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列。早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然而,当晚期癌症转移时,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因此期望抑制肿瘤转移,改进宫颈癌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c-Met(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与多种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肿瘤组织表面高表达c-Met受体,并且c-Met受体在临床宫颈癌组
自2007年我国科学家发现无机纳米材料具有天然酶的催化特性以来,兼具酶和纳米材料"双重身份"的无机纳米模拟酶迅速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热点。相比于天然酶,纳米酶的许多优势
受细胞分隔固定化多酶方式的启发,将不同酶固定于载体可以构建人工酶级联反应体系。如何实现多酶间的高效协同作用和底物产物的快速传递是人工酶级联体系研究中的瓶颈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