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根据2018年GLOBOCAN统计,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前列。早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然而,当晚期癌症转移时,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低。因此期望抑制肿瘤转移,改进宫颈癌治疗和预后。研究表明,c-Met(c-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与多种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几乎所有肿瘤组织表面高表达c-Met受体,并且c-Met受体在临床宫颈癌组织中是上调的。c-Met受体是由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异二聚体蛋白质,由胞外部的α亚单位和跨膜的β亚单位通过二硫键组成,结构上属II型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该受体的配体是离散因子又称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当HGF结合c-Met后,受体蛋白二聚化,使胞内激酶结构域激活,通过信号接头蛋白介导下游PI3K/Akt和MAPK/erk信号反应,这些信号通路的激活促进了离散、侵袭和迁移。突变或异常活化的HGF/c-Met信号往往导致人类肿瘤的发生。c-Met受体由此被公认为抗肿瘤的靶点,期望研究针对c-Met受体的靶向药物。本课题组前期用c-Met胞外区蛋白为靶蛋白,通过噬菌体随机展示技术,筛选环7肽库噬菌体,经筛选后得到目的噬菌体。根据对其序列测定结果,请上海强耀生物技术公司按照提供的氨基酸序列通过质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合成纯化了小分子肽段,将其命名为C7肽段(C7)。本文主要探讨在宫颈癌中,C7肽段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研究目的探讨C7肽段是否可以通过阻断HGF/c-Met途径下调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效应。如果可以,进一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选取宫颈癌He La细胞株,建立离散模型,探索不同浓度的HGF对宫颈癌细胞离散影响,以选取HGF最适处理浓度,以及C7作用最佳时间。2.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作为对照组,探讨C7肽段的靶向性。实验分为以下6组:NC(阴性对照)、C7、HGF、HGF+C7、EGF、EGF+C7。通过离散实验、迁移实验、侵袭实验检测其恶性生物学效应。3.在He La和Si Ha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通路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探索C7肽段作用的分子机制。4.通过保持C7肽段和HGF其中一种浓度不变,逐渐升高另一种浓度的方法,用WB检测两者相互竞争结合c-Met受体的能力。5.体内实验,建立裸鼠肺转移模型,检测C7能否抑制肿瘤细胞的肺转移,并做肿瘤切片。研究结果1、He 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HGF处理,其离散效果呈浓度依赖性。接下来我们用C7肽段封闭细胞表面c-Met受体至少10min,即可抑制HGF介导的细胞离散。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抑制效果越明显。2、C7肽段可抑制HGF诱导的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3、在宫颈癌细胞中,C7肽段也可抑制HGF诱导的下游信号分子的磷酸化水平。4、当保持C7肽段浓度不变,逐渐升高HGF浓度,可看出C7肽段对其抑制效果逐渐减弱。而在稳定HGF浓度不变,逐渐升高C7肽段浓度,可看出C7肽段对其抑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5、C7肽段可抑制裸鼠体内宫颈癌细胞的肺转移。结论在宫颈癌细胞中,C7肽段可通过靶向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的恶性生物学效应。C7肽段与HGF存在相互竞争抑制作用。C7肽段能抑制裸鼠体内宫颈癌细胞的转移。